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 图片信息 >>
  • 编号:265802
    图片尺寸:2947X5140
    大小:9805KB/58830KB
    作者:李华北
    分类:新闻图片->生态·环境
    关键字:生态环保 生态保护 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光伏产业 沙漠治理
    图片ID号:16026542792
    图组ID号:58401
万亩沙地变良田的生态奇迹
(7/7)
2023年11月17日 18:17:43
上一张  
下一张
 
图片说明:
  2023年11月9日,在一〇三团蔡家湖镇14连的沙漠生态治理区,护林员正在林区巡护。
组图说明:
  2023年11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全国防沙治沙英雄群体、先进集体、标兵及先进个人表彰名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3团蔡家湖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获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该集体创造了将万亩沙地变为良田的生态奇迹。
   一〇三团蔡家湖镇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农田、居民区与沙漠交错分布,一到春秋两季风沙较大,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在一〇三团蔡家湖镇十四连的沙漠生态治理区,团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李和护林员不时驻足,仔细观察梭梭的生长状况。
   “通过这些年的植树造林和封育工作,团场的流动沙丘基本得到了固定。五年来,我们累计实施绿化造林2500亩,封沙育林1万余亩,共栽植各类苗木60余万株,防沙治沙效果显著。”王李介绍。
   为了保护好栽植的植被,该团镇新建150公里围栏,对荒漠植被进行封育保护, 12名专职护林员坚守一线,成为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的守护者。
   “我从事护林员工作已有11年了。在巡护过程中我们要对损坏的围栏进行修复,将吹倒的树木扶正加固,树木缺水要及时灌溉。对于我们护林员来说,每一条巡护线上都浸透着劳动的汗水,这是我们守护生态屏障、建设绿色长城的最好见证。”该团镇十四连护林员王建华说。
   目前,该团镇17万亩荒漠中已有13.88万亩披上“绿装”,流动沙丘固定率超90%,植被覆盖率达86%。
   “今年我家的棉花又丰收了,亩产在450公斤左右。”该团镇十四连种植户程向明说。
   程向明回忆道:“十四连三面环沙,我1990年来到这里定居,生活了30多年。刚来农场那会儿,开春风沙特别大,一场大风可以刮死一大半棉苗,地膜吹得满天飞,基本上每年都会重播,直接影响产量,造成连年亏损。”
   作为植棉团场,当初风沙袭扰时,最先受损的是植棉户。如今沙治住了,环境变好了,最先受益的也是植棉户。
   这些年,程向明的棉花连年实现丰收,优美的环境、富足的生活,让他感慨万千。“地还是那块地,以前是风沙赶着跑,现在是沙地里‘淘金’。”
   师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有11个团场临近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多年来,师市通过对荒漠植被采取封沙育林育草等措施,逐步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建起绿色生态带。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