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首页
|
新闻图片
|
非新闻类图片
|
图片故事
|
档案图片
|
全部图片
|
关于我们
|
>
编辑电话:0991-88888888 技术电话:13910128997
图片信息 >>
编号:56925
图片尺寸:1701X2556
大小:729KB/5103KB
作者:崔志坚
分类:新闻图片->文化·体育
关键字:新疆考古 丝绸之路 古迹 文物 小河墓地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片ID号:1279669826
图组ID号:13958
“ 小河简直就是一个梦想”
(8/8)
2015年01月13日 00:25:15
返回
图片说明:
小河墓地全景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组图说明:
(高娃 张海峰/文)
2001年1月15日,新华社报道:“失踪”66年的小河墓地再度出现在新疆考古工作者的视野中。这条短短的电讯稿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小河墓地的发掘被认为是自治区成立60年来,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成果。1月12日,在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和现任副所长李文瑛分别向记者介绍了小河墓地重现的情景和发掘的过程。
再坚持3个小时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早在上个世纪初,罗布猎人奥尔德克在沙漠中寻找猎物时,就发现了小河墓地。1934年夏天,瑞典考古学家沃尔克·贝格曼,正是在奥尔德克的引领下,抵达了这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群。但此后66年间,小河墓地在沙海中神秘地消失了。
2000年12月11日,65岁的王炳华和内地一个电视摄制组一起,再次踏上了寻找小河墓地之旅。他们随身装着贝格曼当年绘制的路线图,借助地球卫星定位仪,向着罗布沙漠一点一点挺进。寻找了四天,小河墓地依然渺无踪影,王炳华产生一丝犹豫,“根据测算,小河墓地可能在30公里外,但是食物和水已所剩不多,再往前走能保证整个队伍安全走出沙漠吗?”
“再坚持3个小时,3个小时后还找不到就往后撤。”最终,王炳华咬着牙做了这个决定。就是这个决定,让小河墓地惊世重现。
得知小河墓地再现的消息,伊第力斯一天也坐不住。2002年年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小河墓地考古队,对墓地及周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小范围试掘。时任考古研究所所长的伊第力斯担任考古队队长。
2002年12月26日,考古队租用两辆沙漠车从阿拉干道班越过干涸的塔里木河,向小河墓地的方向挺进,走了十几公里,沙漠车被迫搁浅,大家只能步行。伊第力斯留下部分人员,与另外4位考古队员背上30公斤重的装备出发了。“两瓶矿泉水和两个馕是我们一天的食物。晚上气温-30℃,矿泉水冻成冰疙瘩了,用体温化开一点喝一点。没有帐篷,晚上把地上的雪拨拉一下,钻进睡袋就不敢出来。早晨起来眉毛、胡子、睡袋上全都是霜。但当时我决心很大,心想找不到小河墓地就辞职不干了。”伊第力斯说。
到了28日下午,累了一天的队员们就地休息,伊第力斯站在一处高高的红柳沙包上向四处远眺。突然在东南方向4公里处,他看到了一个“插满了筷子的大馒头”,激动地大喊起来。没错,那就是让伊第力斯乃至整个考古界向往的“死亡殿堂”小河墓地。“2002年12月28日17时45分,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了小河墓地。”伊第力斯清楚地记得这一刻。
小河简直就是一个梦想
2003年10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了小河墓地的全面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2005年3月。这一次,考古队共发掘墓葬167座,出土的文物数以千计,采集古尸30多具。其遗存保存之好,反映的文化现象之奇特为世界考古所罕见。享誉欧美的著名考古学家、英国剑桥大学家教授科林·伦福儒来到新疆,看了小河的发掘图像后,感慨地说:“这对整个欧亚考古都是重大的发现,对欧洲考古学家来讲,小河简直就是一个梦想。”
李文瑛是当年参与小河发掘的考古队主要成员。她认为,距今4000年前青铜时代的小河文化是新疆史前考古的典型个案,其丰富的遗存向人们展示出更为深遂的历史空间和更为辽阔的地域空间里人类的活动和文化关系。对小河的探寻不断带给人们惊喜,近两年借助高科技手段对小河文物进行分析,又有新的发现。尽管如此,仍有很多小河之谜期待被破解。
已经退休的伊弟利斯告诉记者,春节过后,他将再次进入小河墓地,“我们只看到了墓葬,我一直想找到小河人生活的遗迹。”白发的伊弟利斯眼里依然闪动着探索者的激情。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