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首页
|
新闻图片
|
非新闻类图片
|
图片故事
|
档案图片
|
全部图片
|
关于我们
|
>
编辑电话:0991-88888888 技术电话:13910128997
图片信息 >>
编号:69687
图片尺寸:1536X1643
大小:477KB/2862KB
作者:崔志坚
分类:新闻图片->人物
关键字:建筑师孙国城 新疆人民会堂 城市建筑 民航 新疆民航
图片ID号:1285178742
图组ID号:17065
本土建筑师孙国城
(4/8)
2015年03月09日 18:25:57
返回
图片说明:
1960年在伊犁地区开展民居调查。(翻拍)
组图说明:
把每一个工程都做成精品
——访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孙国城
他的名字少有人知,他的作品在新疆却家喻户晓,从上世纪70年代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航站楼到21世纪的新疆体育中心,从上世纪60年代的自治区展览馆到80年代的人民会堂、自治区科技馆、90年代的海德酒店……
他就是新疆第一位全国级的工程设计大师孙国城。3月4日上午,78岁的孙国城在他位于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工作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机场航站楼成了经典案例
孙国城是苏州人,1956年大学毕业后被
只有十几天的时间,孙国城凭着几年前对上海虹桥机场的点滴记忆,又找到几张白云机场的照片,就开始一张张地画图纸。当工艺流程解决后,候机楼的造型总不能让他满意。怎么设计都跳不出白云机场和虹桥机场的模式。正在煎熬之时,他无意间看了一场样板戏——电影芭蕾舞剧《白毛女》。当孙国城看到以水平方向舒展列队的红军士兵作背景,大春挺拔跳跃的旋转时,突然茅塞顿开。回去摊开设计草图,一挥而就。他把候机楼当成了列队的“红军士兵“,“大春”设计成了赫然挺立的指挥塔。纵横对比突破了大一统的平面化造型,产生了简约灵动的美感。苏联,3000人以上的大会堂好几个,新疆的设计力量也没问题。”很快,自治区下达了建“3000人会堂,20年不落后”的任务书,并指派孙国城设计。
“10天拿出设计方案,一年半竣工。这么大的工程,这么紧的时间,设计院组织了一场设计会战,我一直在没日没夜地画图,前后画了1000多张设计图。1985年10月1日,自治区30年大庆前,人民会堂如期交付使用。自治区领导来看时,都说超过了他们的想象。”孙国城回忆道。
人民会堂的外墙屋檐上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琉璃砖,四角饰以伊斯兰风格民会堂,上个世纪80年代,新疆的建筑设计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孙国城说。
随着新疆的快速发展,人民会堂已不仅仅是自治区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更成了市民喜欢的文化活动场所。30年过去,人民会堂非但没有过时,反倒愈来愈证明了孙国城当年设计的前瞻性。它当之无愧地被市民排在乌鲁木齐“十大建筑”之首。
此生已离不开新疆
令人惊奇的是,年逾古稀的孙国城全然没有龙钟之态,甚至还没有退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召集手下的80后、70后们讨论一项分配到北京,一年后,“出身不好”的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报名来到遥远的新疆。自治区展览馆是他的第一件重要作品。
1972年,文革后期,孙国城正在乌鲁木齐东南面的山上当采石工,接受“劳动改造”。国家民航总局突然请他“下山”,人家看了他1965年设计的自治区展览馆后,点名由他设计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航站楼。
“本来以为这辈子再也没机会搞设计了,突然来了这样的机遇,特别兴奋。虽然没有搞过这类设计,当时心气很高,要搞就要搞国内一流,至少不低于广州白云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的水准。”孙国城回忆道。
乌鲁木齐机场的设计让孙国城一举成名。尽管新的航站楼早已经取代它,这座老建筑仍是全国各大建筑学院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经典案例。
30年不过时的人民会堂
1984年,自治区决定盖一座能容纳3000人的大会堂。当时有人提出,规模这么大的会堂,新疆设计力量有限,不如扩建人民剧场。当时改革开放不久,少有人了解新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情况,孙国城早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就钻研过东欧和苏联的建筑。一位自治区领导问到孙国城,他胸有成竹地说:“东欧和的装饰,完全体现了时代风貌,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生于江南水乡的孙国城特意在前厅设计了一个很大的喷水池,让大会堂有了温润之气。这里还安装了新疆第一部手扶电梯。
最让孙国城得意的是升降舞台的设计。“开会时舞台升上去,就成了主席台;演出时放下来就行了。这种设计当时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当时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人过来看,对这个设计赞不绝口。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不能升降,每次演出都要费力搭台。”孙国城微笑着说。人民会堂为他赢得了全国声誉。
“那时候,经常有内地同行来新疆参观人工程的设计。“做一项工程就要尽可能做成精品。建筑师也是城市规划师,要尊重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同时体现时代风貌。”孙国城不仅把他的设计理念传递给了所里的年轻一代,他还是新疆大学的硕士生导师。
进入21世纪,新疆迈入快速发展期,设计行业的竞争也前所未有的激烈。近年来,孙国城带领的团队有多件新作品获得社会的好评。
当年一起从苏州来疆的同学大都已南归,他的儿子在上海,亲戚大都在美国,孙国城却更喜欢新疆,“在新疆工作了58年,和这块土地已经血脉相连,离不开了。”他说着,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