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 图片信息 >>
  • 编号:108358
    图片尺寸:2807X2419
    大小:3219KB/22533KB
    作者:韩亮
    分类:新闻图片->社会
    关键字:博乐市小营盘镇 服务群众 网格化服务 转变作风 致富 服务群众 党员干部
    图片ID号:13323148804
    图组ID号:24341
让党旗更鲜亮
(1/4)
2016年06月23日 17:26:26
上一张  
下一张
 
图片说明:
  2016年6月23日,达布呼尔特布呼村村民孙运明(左3)为村民讲解农用直升机工作原理。
组图说明:
  江南徽派的建筑,干净整洁的街道,老百姓脸上挂着笑容……走进博乐市小营盘镇,这样的画面映入眼帘。
  
  百姓的冷暖、百姓满意不满意,是小营盘镇党委一班人工作的标准。他们坚持“党建为龙头、文化为引领、富民为目标、稳定为基础”的工作思路,持续抓班子、带队伍、保稳定、促发展,不仅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重点镇等称号,更赢得了百姓的满意和信任,让党旗更加鲜亮。
  
  
  公职化管理:强基础
  
  现如今,小营盘镇各村群众要办什么事,当天就可以找到管事的村干部,利索地办好事情。
  
  2014年以前可不是这样,村委会办公室经常找不到人,那是因为许多村干部都去搞副业、去干自己的事情了。
  
  “村干部也是人,也要养家过日子呀!”6月22日,博乐市小营盘镇乌兰克日木村民兵连连长李本利说起村里没有实行公职化管理之前,一肚子的苦水。李本利的苦恼也是小营盘镇所有村干部遇到的共同问题。
  
  那时,一般村干部每月工资六七百元,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才能拿到1200元到1300元左右。“靠这点钱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乌图布拉格村党支部书记田华告诉记者。
  
  2014年5月,小营盘镇党委广泛开展进村入户走访、与村干部座谈,走访村干部110多人,召开了24场座谈会。同时,通过开设信箱、开通热线等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经过调研,小营盘镇开始实行村干部8小时坐班制度,推行村干部公职化管理。
  
  “现在,我每个月工资2500元,一年的工资总数相当于种50亩地的收入。”李本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我现在月工资3000元,媳妇再打打工,每个月,我们总收入有5000多元。在农村,这个收入已经不低了,而这样的待遇能把人留在这把椅子上。”田华说。
  
  工资待遇提高了,村干部的心定了,田华对村干部说话的底气都足了。“以前对村干部不敢说重话,说重了有些村干部一拍屁股走人。现在你愿意干事就好好干,不愿意干走人,想干的人多着呢。”田华笑着说。
  
  在6月14日的小营盘镇村干部例会上,当镇党委书记苏布塔宣布兜底解决村干部债务问题时,托里布拉格村党支部书记王新会的手都拍红了。
  
  当了多年村干部的王新会,因为村上栽树、修渠、修路、搞文化建设等事,累计垫资6万多元。为此,他没少被家人埋怨,“工资没挣上,反而从家里倒贴钱。”
  
  “如今,镇党委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村干部干劲足了,信心足了,工作的状态都和以前不一样了。”王新会高兴地说。
  
  “我们暖了村干部的心,村干部就会暖老百姓的心,最终老百姓会暖党和政府的心!”苏布塔说。
  
  网格化服务:转作风
  
  “待遇提高了,但会不会形成大锅饭,村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到底应该怎么干的职责不明确,要求不具体。”苏布塔和镇党委一班人带着这样的问题,摸索网格化服务机制,把每个村干部编入网格,一岗双责。
  
  小营盘镇有24个行政村,划分了10个片区,110个网格,镇党委成员是片区长,村干部是网格长。
  
  小营盘镇党委副书记张丽说:“划分片区网格后,职责明确,具体到人。每个村干部除了自己的日常事务之外,还承担着网格内的所有工作。”
  
  “网格内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找网格长。”苏布塔说,以前老百姓反映问题要到市上,或者更上一级。现在大家都很清楚,知道找谁,这打通了老百姓的诉求通道,精准到人,上门服务、全程代办。”
  
  6月20日下午,乌图布拉格村第六网格的村民塔依尔·买买提来村委会办理车辆过户证明,很顺利地找到了网格长,出证明、盖章,全程不过半个小时。
  
  实行了网格化服务,让贝德布拉格村村民金莲君感受到了村干部作风的转变,感受到了村干部在认认真真为老百姓办事。
  
  6月19日的一场冰雹,让金莲君家的玉米地受灾。她向网格长汇报情况后不久,网格长就来到她家地里,询问灾情,统计受灾面积。
  
  “现在有好的政策、好的项目、招工信息等,我们都会第一时间知道,如今的村干部都是在为老百姓做实事。”金莲君给村干部打了满分。
  
  星级化考核:有目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小营盘镇每一项制度的出台,都来源于问题。
  
  张丽告诉记者,前两年,星级化考核流于档案形式,很多村的总结是从网上直接下载,照猫画虎。“星级化考核成了两张皮。”
  
  结合网格化服务,小营盘镇改年底考核为按月考核,每个月都对十颗星的内容进行考核,并与年底的绩效捆绑。
  
  考核精准了,目标明确了,责任压实了,村干部的责任心更强了。
  
  介里莫墩村村干部吕庆河说,以前去镇上开会,拿上文件回来后,扔到哪里了都不知道。现在每一项工作都要召集村干部开会、碰头,要认真落实。如果落实不好,月底考核就会扣分。“扣分一多,不仅年底绩效奖没有了,还显示了我们不作为。”
  
  “按月考核后,首先杜绝了造假,各方面的工作每月一目了然,年度一汇总就很清楚。其次是将村干部从年底各种评比、档案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把时间用在服务老百姓上。”苏布塔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村队无档案,每年只要两张纸,第一张是全年工作计划,第二张是年底工作总结。”
  
  给待遇、给压力,还要给奔头。介里莫墩村党支部书记党彩云因为工作成绩优异,考核名列前茅,从村干部转为公务员,被其他村干部当成了对照自己的一面镜子。
  
  “镇上领导满意不满意是次要的,老百姓满意不满意才是最主要的。我会更好地干好工作,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党彩云说出了所有村干部的心声。
  
  谋发展之路:共致富
  
  干群关系理顺了,谋发展顺理成章。
  
  村民孙运明,以前被达布呼尔特布呼村的村干部视为“刺头”。“2014年底,我在村上搞种植合作社,村上不仅不扶持,还泼冷水。”孙运明认为村干部不作为,不为老百姓办事,带着村民上访。
  
  今年初,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调整后,村干部改变了工作作风,为村民办事的状态,孙运明都看着眼里,喜在心上,他像变了一个人。他用自家的农机为社员进行统一耕作、打药,帮着村民买种子、农资,找销路,把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闯市场,一起致富。
  
  村民共同致富的愿望很强烈,镇党委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脚步更加迫切。6月21日,小营盘镇哈日图热格蒙古族特色民俗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通过镇上评估。
  
  “该项目由镇上投资8.5亿元,企业投资7.5亿元,将打造一条25.5公里长的从镇到村民族团结大道,还将对乡村进行整体旅游开发,将形成镇上的支柱产业。”苏布塔兴奋地说,“项目可直接带动3100人就业,潜在拉动全镇一半以上的村民受益。”
  
  记者了解到,该镇还积极打造“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格局,推进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农业、品牌农业建设,发展养殖村12个,养殖专业户700余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3家。打造“互联网+”销售模式,“博泉”大米、“银盘”鸡蛋等成为网络销售的紧俏商品。2015年末,小营盘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万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加1457元。
  
  苏布塔告诉记者,今后,小营盘镇将结合自己的实际,以旅游为主,打造博乐市的后花园,成为喀纳斯和那拉提中间的一张名片。
  
  “小营盘镇各族人民想发展、谋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我们镇党委、镇政府会很好地把老百姓的愿望、美好的梦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让小营盘镇的明天更富饶美丽。”苏布塔信心满满。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