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 图片信息 >>
  • 编号:131459
    图片尺寸:2704X4064
    大小:1630KB/9780KB
    作者:林莺
    分类:新闻图片->人物
    关键字:茹仙古丽 东西南北新疆人 魔术
    图片ID号:13035107577
    图组ID号:29225
茹仙古丽的魔术人生
(4/5)
2017年03月09日 14:45:41
上一张  
下一张
 
图片说明:
  茹仙古丽·艾拜都拉在表演魔术。
组图说明:
  茹仙古丽的魔术人生
  文/李庆勤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有着“设计之都”“创业之都”等诸多美誉,也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在这座城市里,一千多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是来这里寻梦的他乡人,其中也活跃着许多我们新疆人。
   她,18岁学习魔术,独创飞牌技术,被誉为“飞牌仙子”。她,28岁奔赴深圳,创作主演大型幻术,成为一代“魔术皇后”。她就是深圳欢乐谷首席女魔术师——来自新疆的茹仙古丽·艾拜都拉。
  
  弃杂技 开启魔术人生
   1970年,茹仙古丽出生在喀什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8岁到18岁,茹仙古丽在杂技舞台上奋斗了整整十年。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她的身体愈发吃力。虽然茹仙古丽早有心理准备,可当发现自己的杂技生涯也许就要结束时,她的情绪还是十分低落。杂技团的老魔术师看在眼里,主动提出让她做自己的助手。慢慢地,茹仙古丽开始爱上魔术,并把魔术当做了一生的职业。“当时也没有少数民族的魔术演员,又加上我自己喜欢。我不知道我会努力成什么样,当我感觉不错的时候,我认为我该专攻魔术了,就这样走上了魔术这条路。”
   魔术最基本的训练首先是手法,行内称作“手彩活”。通常,魔术师们都会选择用扑克牌练习,茹仙古丽也不例外。茹仙古丽说:“在那个年代,要是有一个专业的道具,是一件天大的奢侈品。飞出去的塑料牌是没有的,我就拿着塑料扑克牌的样板到处找。最后只找到材质差不多的原材料。我就按照牌的大小,剪了很多,一沓一沓的。”
   很早,中国就有扑克牌魔术,对于初学者来说,扑克牌成本低,数量多,便于随身携带。同时,扑克牌的变换手法多样,没有固定形式,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出属于自己的手法。在不断地练习中,茹仙古丽慢慢摸索出一套独到的飞牌技术。“为了能够藏一副牌,我拼命练,手上都是老茧。人家说魔术师的手可灵活了,其实这是一双非常辛苦的手。”茹仙古丽说。
   在当时,国内进行飞牌表演的魔术师们一般只能飞200多张,而茹仙古丽一次能飞出去400多张,而且飞牌距离最远能达到四、五十米,这在当时国内魔术界无人能比。1996年,茹仙古丽的节目《牌技》代表新疆杂技团在第三届全国杂技魔术比赛中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最高奖“金狮奖”。而她本人也被中国业界称为“飞牌仙子”。
   “我参加第三届全国魔术比赛时,时任《中国杂志》主编、中国魔术大师傅起凤老师看完我的节目也很感动,她写了一篇报道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当时我是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我知道傅老师在北京,就给她家打了电话想拜她为师。可老师觉得她年龄大了,收了我之后怕尽不了责任。”老师的态度让茹仙古丽心里很着急,她太渴望得到专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她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访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表达决心。“最后一次我去北京,自己带了个地毯直接去老师家,给她说,‘您让我跟着您,您说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都听您的,我会努力的’。傅老师终于被我的真诚感动了。”说起当年的拜师经历,茹仙古丽一脸笑意。
  
  到深圳 攀登魔术高峰
  
   1997年,深圳欢乐谷向茹仙古丽伸出了橄榄枝,而她也希望去接受更高的挑战。
   1998年,茹仙古丽带着一个皮箱和四只鸽子来到深圳。作为新疆杂技团的出色代表,她被借调到深圳3年,“我还想着几年就回去了,但在这一待就是17年。”当年欢乐谷还是一个大工地,深圳魔术界几乎是一片空白,而她已是获得国家魔术最高奖“金狮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
   来深圳后,茹仙古丽将主要精力用在大型魔术晚会的创作编排上。2000年,她在这里参加首届中国杂技金菊奖魔术比赛,以一台魔幻剧《梦幻神曲》获得了中国文联杂技家协会颁发的特别奖,通过这部作品她博得魔术界好评,也获得了迈向国际魔术舞台的入场券。这部剧也成为国内首台大型魔幻剧。“这样的大型魔术剧以前从来没有过,所以当时评委们也觉得眼前一亮,但谁都不知道这个应该归为魔术的哪一类,不知道怎么评奖,所以给了一个特别奖。当天的演出非常成功。”茹仙古丽这次的大型魔术演出点燃了人们对魔术的高昂兴致,增加了欢乐谷的知名度。随着一步步的发展,这里逐渐成为亚洲魔术联盟的基地,深圳因此成为中国魔术的南方重镇。就连茹仙古丽自己也没有想到,大型魔术剧具有如此高的魅力。深圳欢乐谷为茹仙古丽的职业生涯打开了“魔幻之门”,在这个演出平台上,茹仙古丽的表演达到了高峰期。那时,她一年演出场次达到700多场。2006年,她受摩纳哥国王之邀,参加国际最高魔术盛会——第21届摩纳哥蒙特卡罗国际魔术大奖赛,并获得魔术之星奖。
   为积极推动深圳魔术和国际魔术接轨,2005年茹仙古丽作为联络协调人,推动亚洲魔术联盟总部成功落户深圳欢乐谷旅游公司。同时,她积极参与策划筹备、举办欢乐谷第一届国际魔术节暨第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魔术大赛,并筹备、策划、统筹了2002年至2010年深圳欢乐谷历届国际魔术节。
   2007年至2010年期间,茹仙古丽连续4年统筹举办北京欢乐谷“两岸四地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暨大学生魔术比赛,并担任了评委会秘书长。2007年,世界魔术协会主席艾瑞克亲临深圳授予欢乐谷“普及推广魔术杰出贡献奖”。2008年,她主创和主演欢乐谷主题魔术晚会《魔幻之光》,并在欢乐谷开办首个“魔术学校”。她主创和主演的《魔术讲座》在欢乐谷的游客问卷调查中成为最受欢迎的表演项目。
  
  爱深圳 更爱新疆故土
   在茹仙古丽的工作和生活中时刻保留着家乡的印记。在她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幅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巨幅摄影作品,这是2013年,深圳市文联组织拍摄美丽喀什画册时拍摄的,每天看看它就仿佛看到了家乡。在每次魔术表演中,她都尽量身着民族服饰,展现维吾尔族女性的风姿。在表演和创作中,她也始终坚持融入新疆元素,希望将这些家乡的特色带到国际国内的舞台上。
   2011年,得知深圳对口援建喀什的消息后,茹仙古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家乡曾是那么远,隔着山,隔着水。家乡又是那么近,贴着心,常入梦。如今作为在深圳的新疆人,她终于有机会用在这里学习的一切去回报家乡。
   从启动援疆项目开始,每一年,茹仙古丽都会回到新疆演出,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她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诠释着内心对家乡的爱。伴随着援疆工作的展开,喀什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当有人提出,“能不能去深圳看一看,去国家最早的特区学习学习。”的诉求后,茹仙古丽也开始思考:“能不能从新疆选一些魔术、杂技对口人才,到深圳去学习三个月、半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文化是个潜移默化的东西,真的教出来之后会改变他们的命运的。”
   于是,来自喀什的艾合买提和祖丽成了茹仙古丽诸多徒弟中的两位。2015年4月,茹仙古丽加紧给他们指导参赛作品的细节,为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六次魔术比赛做最后冲刺,最终在这次比赛中艾合买提和祖丽获得了银奖。艾合买提说:“一开始我们当茹仙老师的助手,当了大概五六年的样子,茹仙老师才正式收我们为徒。知道我们是舞蹈演员,她就巧妙地把舞蹈和魔术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发挥我们的长处。”也许,这只是两个年轻人魔术生涯中的一次小奖,但他们在茹仙古丽的悉心指导下,正在成长为新一代少数民族魔术师。他们就像当年舞台上的茹仙古丽,用曼妙的舞姿和精彩的魔术表达着对家乡的思念。
   茹仙古丽说,魔术就像一个梦,充满着无限的神奇与魔力。追梦的历程,就像一个见证奇迹的过程。她和我们身边每一个在深圳追梦的人一样,把所有的智慧与激情都奉献给了这座城市,也像每一个在外打拼的游子一般,把心底最深的爱与思念留给了新疆。茹仙古丽说,她爱深圳,更爱家乡。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