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 图片信息 >>
  • 编号:146766
    图片尺寸:2763X3594
    大小:5658KB/33948KB
    作者:周鹏
    分类:新闻图片->人物
    关键字:袁国祥将军
    图片ID号:13831214414
    图组ID号:33158
听“将军摄影家”讲那过去的事
(9/11)
2017年11月13日 13:22:43
上一张  
下一张
 
图片说明:
  2017年11月6日,袁国祥将军在家里翻看画册。
组图说明:
  文/张海峰
   他17岁穿上军装,扛起照相机,随王震大军进疆;40多年间,走遍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和阿里高原。1000多张照片记录了新疆和平解放、解放军与各族百姓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峥嵘岁月,因此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奖章,晋升少将军衔。他就是被人们誉为“将军摄影家”的袁国祥。
  
  17岁的小战士
  
   2017年11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乌鲁木齐市贵州路附近的新疆军区第四干休所,袁国祥住在一幢不起眼的二层小楼里。
  
   85岁的老人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声如洪钟,记忆力好得让人惊叹。只是他的耳朵背了,要“喊”,他才听得到。忆往昔岁月,老人仿佛青春焕发,激情在眼里闪动。
  
   1949年9月19日,甘肃张掖解放。17岁的袁国祥正在读高中,看到解放军说话和气,对百姓秋毫不犯,不禁心生敬意。一天后,他和同学去学校参加了当时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下文简称“二军”)政治部召开的知识分子座谈会,会上他被共产党为民造福的信念深深吸引,第二天便报名参了军。
  
   随解放军离家那天,一位开照相馆的亲戚给他塞了一个银元,叮嘱他:“你当了解放军,就要学照相。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袁国祥立刻向招收新兵的军官提出想学照相的想法,没想到对方痛快地答应了,马上叫来搞摄影的陈干事,当面交代:“要把这孩子带好。”第二天,他就扛着一架十几斤重的大相机,背着三脚架和片盒,跟着陈干事上了一线。
  
   1949年9月25日清晨,天还没亮,袁国祥就被隆隆的汽车声叫醒了,他跟着陈干事摸黑赶到了公路上,原来酒泉的国民党部队起义后,派来上百辆汽车接解放军进城。陈干事告诉袁国祥如何调整光圈和速度,他搬着大相机,找到了好角度,成功拍摄了一张解放军车队挺进酒泉的照片,这是他摄影生涯宝贵的“第一张”。
  
   在哈密,袁国祥留下了他整个青少年时代唯一的一张照片。那是当年10月,哈密解放后,他结识了一家小相馆里同龄的学徒,“小学徒”便为“小战士”拍了这张半身照。照片上的少年俊秀而单薄,稚气未褪,一身军装为他平添了几分英气。许多人不明白“小战士”为什么头顶风镜,胸前挂着口罩。袁国祥说:“这是当时所有官兵的装备,因为进新疆这一路上风沙太大。”
  
   这张照片,其实就是那个年代的小战士形象。
  
  穿军装的拓荒者
  
   新疆的各族百姓怎样欢迎解放军的到来?袁国祥回忆说,1949年12月1日,二军到达了喀什。沿途挤满了闻讯而至的各族百姓,有的甚至出城十里欢迎解放军,真是箪食壶浆、夹道相迎。“还有不少老乡站在房顶上,向解放军挥手致意。经过一些村子时,我第一次看到人们把鲜艳的地毯和花毡挂在沿街的墙上,欢迎客人。这样的盛况,我至今难忘。”袁国祥回忆道。
  
   1949年12月13日,喀什解放军民庆祝大会隆重举行,数万人涌向盖孜河畔的庆祝大会现场。即使隔着68年的时空,通过袁国祥的照片,仍然能真切感到当时的热烈气氛。
  
   袁国祥曾拍过一幅知名的照片《军垦第一犁》。在亘古荒原上,几位穿着破烂棉衣的军人,用一把堪称原始的土犁,人拉手推,奋力向前。简洁的画面传递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张照片是1950年春天,我从疏勒县城到大草湖的路上拍的。这样的画面在当时很常见,完全没想到现在成了‘宝贝’。”袁国祥笑着说。
  
   原来,当时新疆只有400多万人,养不活20万大军。1950年1月,驻疆部队发布了大生产命令。“我们二军到喀什不久,就进行了生产动员。春天一到,部队就开进了戈壁荒漠,住着帐篷,吃着馒头蘸盐水,用人拉犁耕地。当时战士们累到什么程度?天黑收工,有人刚拿上馒头,还没吃两口,就坐着睡着了。就这样,我们3个月有菜吃了,半年有瓜吃了,到了秋天有粮吃了。1950年,有个统计数字,部队开荒83万亩。”这些往事让袁国祥感到骄傲。
  
   军垦大军成了新疆和平解放后第一批拓荒者。到了1952年,驻疆部队不仅完全实现了“三年生产,八项自给”(粮、棉、油、肉、瓜、菜、烟、糖),而且兴修水利,建立了工厂,为新疆的工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揭开高原神秘面纱
  
   1952年冬天,二军文工团(后改名为南疆军区文工团)几位创作人员受命去帕米尔高原体验生活,袁国祥作为军区宣传部的摄影员,一起结伴而行。
  
   现在,从喀什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修了很好的公路,坐汽车只要4个多小时。“当年,从喀什到塔什库尔干(当时叫蒲犁县)没有像样的路,我们沿着古丝绸之路,骑着马蹚冰河、走峭壁、翻雪山,走了七八天。”袁国祥告诉记者。
  
   他的照片让我们得以了解60多年前的高原。他拍过一张照片《蒲犁县大街上的柳树丛》,雪山脚下,一条宽敞的土路,两边排列着低矮破烂的土平房。路边仅有的几棵柳树被大风吹得倒向一边。现在看来,这里很像一个偏僻村落,事实上却是当年县城唯一一条大街。如今这里楼房林立、绿树成荫、马路宽阔而整齐,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高原小城。几十年间,袁国祥多次重返高原,每一次都会惊叹那里的变化。
  
   袁国祥还用自己的作品,第一次让世人看到共和国西部边防军人的飒爽英姿。在帕米尔高原的冰山雪海之间,边防军人身着棉军装、戴着皮帽和风镜、脚上是高筒毡靴,跨下是并不高大的马匹,却如神兵天将,威风凛凛。这些照片发表在当年的《解放军画报》上,曾经非常轰动。
  
   让记者见之不忘的是一张名为《军中鼓乐队》的照片。画面中心的战士正在兴致勃勃地敲一只粗糙的羊皮鼓,与众不同的是,两只山羊羊角居然充当了鼓架。旁边的战士有的敲着铁锅,有的敲着石头,还有的在敲铁锨。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音响效果?但战士们的脸上都是欢乐的笑容。“高原上严寒缺氧,人迹罕至,战士们的生活非常枯燥。他们就自娱自乐,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至今都让我感动。”袁国祥说。
  
  阿里不了情
  
   2017年11月6日,和记者约好采访时间后,袁国祥将军又打来电话,说有重要的事未完,于是我们见面的时间延至11月8日。见到他,方知他的“重要事”就是两本书的最后修改。一本是30万字的《见证阿里》(60年西藏阿里巨变记),另一本是800张图片构成的《图说阿里》。
  
   说起和阿里的缘分,袁国祥再度兴奋起来。1954年,他第一次骑骆驼去阿里,拍过一张流传很广的照片,名为《驼铃叮当越昆仑》。画面上,山险路狭,一支望不到头的驼队驮着军需物资,沿山势蜿蜒而上。“我跟着由2000峰骆驼组成的骆队,走了半年,去阿里慰问进藏先遣连的战士。这张照片是在驼队过5300米的达坂时拍的。因为路太险,我亲眼看见有几峰骆驼从山上滚下去摔死了。”他说。
  
   此后,袁国祥又多次到阿里。1978年,他到西藏阿里军分区任政治部主任,10年后,他又回到喀什,任南疆军区纪委专职副书记,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我走遍了阿里,亲眼看见这个刚解放时贫穷落后的地方,变成现在幸福繁荣的地方。不把这些宣传出去,我问心有愧。”袁国祥说。
  
   1993年离休后,袁国祥已经写了五六本书。为了写作,他在古稀之年学会了用电脑。记者看到,他的书桌正中贴着一大张发黄的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蝇头小字,有些是用红笔写的。“这些都是我查的资料,重要的记在上面。阿里这两本书我费得劲最大,用了两年时间。”他说。
  
   今年8月,85岁高龄的袁国祥再上高原,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阿里。“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来阿里了,作为一名老兵,向阿里的乡亲和战友告别。”他忽然哽咽了。
  
   袁国祥将《驼铃叮当越昆仑》选作《图说阿里》的封底,并且执意在照片旁,以竖排的方式标注了两行醒目的大字:发扬艰苦奋斗光荣传统,弘扬老阿里人革命精神。
  
   记者问其缘由,他深情地说:“60多年前,部队官兵和各族百姓为了守护和建设我们的家园,吃多少苦都毫无怨言。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从前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传承这些精神,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