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 图片信息 >>
  • 编号:160644
    图片尺寸:3008X4512
    大小:938KB/5628KB
    作者:朱必义
    分类:新闻图片->社会
    关键字:摩纳哥民族舞蹈 手风琴 教堂婚礼 尼斯海滨 庞贝古城 塞浦路斯 意式咖啡 瓦莱塔港湾 游艇 维耶特利苏玛雷 悬崖跳水 意大利五渔村海滨 意大利西西里 希腊古剧场 意大利小城阿尔贝罗贝洛因 游记
    图片ID号:14163249127
    图组ID号:37350
《朱必义看天下》
(5/16)
2018年10月11日 19:12:30
上一张  
下一张
 
图片说明:
  尼斯海滨,维纳斯也是这样从大海里走上来的(摄于2018年6月23日)。
组图说明:
  畅游地中海
  朱必义
  2018年6月19日从北京飞往巴塞罗那,7月11日从塞浦路斯拉纳卡回到北京,前后23天,沿途经过的国家包括西班牙、法国、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力诺、意大利、马耳他和塞浦路斯。此行最大的特点是基本没离开过地中海,自始至终沿着地中海海岸线巡游。
  说起来,第一次见到地中海还是2000年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出访欧洲时,在法国马赛和几位同行不顾天色已晚,从下榻的酒店步行到地中海边,然后不由分说把衣服脱了跳到海里游泳。那以后,通过一趟趟出国旅行,我先后去了意大利、土耳其、希腊、埃及、突尼斯、摩洛哥、西班牙……等于沿着弯弯曲曲的地中海海岸线跑了一圈。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海洋,大的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小的也有黑海、里海、亚得里亚海、红海、波罗的海……为何对地中海如此执著,如此情有独钟?非得让我说出个所以然的话,我只能回答:依据我掌握的知识,世界之大,唯有地中海周边地区历史最深远、文化最具多样性和典型性。
  难道不是吗?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地难道不是毗邻地中海的中东以及阿拉伯半岛?历史上雄踞一方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还有迦太基、亚述帝国,以及后来的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大多数也是凭借地中海周边地区良好的农牧、手工、商业发展条件和便利的水陆交通,首先奠定区域性霸主地位,然后进一步攻城略地,最终成为势力范围覆盖几大洲的老大帝国。
  至于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那不勒斯这样一些亚平宁半岛上的城邦,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兴旺、艺术的璀璨,更是直接得益于地中海贸易。如果把视野再拓宽一些,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借助跨大西洋贸易强势崛起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满载美洲财富和欧洲工业品(也许还得把一船船可怜的黑奴也算上)的帆船之所以能在波诡云谲的大西洋乘风破浪,穿梭往来,也和这些国家的水手早期在地中海(当然也包括大西洋沿岸)无数趟航行积累的宝贵航海经验和超人勇气密不可分。
  这样一些帝国,在他们的杰出领导人(汉谟拉比、尼布甲尼撒、亚历山大、凯撒、庞培、汉尼拔、居鲁士和大流士等等)率领下,迅速稳固统治地位之后,几乎无一例外会在国力强盛基础上,集中财力物力大兴土木,兴建宫殿、城堡、货栈、教堂、清真寺、图书馆、剧场、竞技场、大学,为世界留下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也为我们这些喜爱周游列国的人留下大量可供久久流连、反复观赏的历史文化遗产。
  就说我6月中旬到7月上旬这次旅行吧,西班牙尽管只去了一个叫巴尔韦拉德尔瓦列斯的小镇,并且只是路过,可我还是利用早晨时间参观了那里的一座小教堂、一个栽种了许多美丽绣球花、还有喷泉和一组个性化雕塑的小广场,以及古老的街道、特色鲜明的路边小酒吧等等。甚至还有博物馆,可惜时间不够,来不及入内参观。
  安道尔是夹在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一个袖珍国家,是公元805年查理曼帝国为防范来自北非的摩尔人建立的缓冲国。历史上法国和西班牙都是安道尔的宗主国,法国总统和西班牙赛奥·德乌赫教区主教同为安道尔国家元首。法国总统每年象征性领取相当于2美元的报酬;西班牙主教每年领取相当于8美元的现金外加6根火腿(确实是真材实料)、6块干奶酪、12只母鸡。
  我在安道尔除了参观那里的教堂、广场、商业街,还看到清澈的河流、翠绿的山谷、充满欢声笑语的儿童游乐场。我还花不到2欧元品尝了当地特色的冰激凌,花3欧元在一家古董店买了一个精致的金属奶杯(还以为听错了价格),因问路和一位老太太用彼此都听不懂的语言交流了好一阵(也许她说的是加泰罗尼亚语)。
  伫立从安道尔穿城而过的瓦利拉河畔,我的疑问是:这样一个人口仅有10来万的小国家,为何每年能吸引1000多万游客?让人感慨的是我们来的时节有点早,否则9月以后到这里来,我们就可以参加当地的腌鳕鱼节、栗子节、沙丁鱼节、奥尔迪诺品汤节等一系列地方节日,尽情品尝美味热巧克力、古柯叶派、麝香葡萄酒、利比里亚火腿、加利西亚风味章鱼、鹅肝……
  法国这次去的是蒙彼利埃、普罗旺斯、戛纳和尼斯。在蒙彼利埃,我们很幸运地赶上了那里的音乐节,人们在酒吧前歌唱,在矗立着路易十四骑马雕像(建于17世纪)和镀金凯旋门的佩鲁门广场和美惠三女神喷泉所在的喜剧广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在街角演奏小提琴,还有阵容整齐的乐团在当地医学院庭院里演奏交响乐。从黄昏到深夜,蒙彼利埃可谓万人空巷,感觉全城的人都跑到街上狂欢,好像谁不融入这种欢畅的气氛,谁就是土老帽,就辜负了上天赐与的好时光,就不配做蒙彼利埃人似的。
  普罗旺斯也是路过,总共待了不过一个来小时。很早以前就知道普罗旺斯薰衣草很有名,身临其境才发现那里的薰衣草一垄一垄顺着逐渐抬高的地势一直生长到了天边。新疆也有不少薰衣草,新疆的薰衣草长得也很茂密,可是新疆毕竟还不算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没有那么多不同肤色、不同身姿的人来点缀薰衣草地。
  至于戛纳,即便没有每年五月中旬的国际电影节,这座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法国大作家雨果、西班牙画家毕加索都曾专程前来度假的海滨小镇也足以吸引全球各地喜欢晒太阳、钟情海水浴的游客。何况戛纳除了电影节,还有国际赛船节、国际音乐唱片节、国际游戏节、购物节、广告节、含羞草节、金合欢节等等五花八门魅力无穷的节庆活动。
  2000年我就来过戛纳,当时主要关注的是影节宫前的红地毯。这次更多关注的是人,那些轮番在影节宫台阶上驻足留影的男女。他们虽然不是当红影星,一个个也是神采奕奕,对自己的容颜,对未来都充满自信呢!
  尼斯是法国滨海阿尔卑斯省省会,蔚蓝的地中海和高高的阿尔卑斯山是尼斯永恒的地标。尼斯城建于公元前350年,最初被古希腊和古罗马统治,公元七世纪加入热那亚联盟,中世纪又成了比萨的同盟,同时也是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想要征服的地方。1861年,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伯爵为了在对奥地利帝国的战争中获得法国拿破仑三世的支持,把尼斯划给了法国。如此一个城市,处处洋溢着意大利风情当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如今的尼斯,既是法国人的度假天堂,也是世界富豪聚集的地方。据介绍,每年开春,这里都会举办赛花节、帽子节、五月节等等。
  漫步尼斯海边,看着海滩上蘑菇般连片排列的阳伞,看着悠闲的人们惬意地享受明媚的阳光,快乐地嬉戏于温柔的细浪,还有人乘坐滑翔伞翱翔于海面,我真的是羡慕至极:谁不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和乡村,出门就有平阔的大海(连绵的青山、坦荡的草地也很好啊),绵软的沙滩,清新的空气,自由自在的氛围!
  摩纳哥的名称源自公元前6世纪,来自希腊的福基斯人在此建立殖民地摩诺伊科。另一种说法与福基斯人建神庙MONOIKOS祭祀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海格力斯有关。
  我们去时,摩纳哥王宫前正举办民族歌舞表演,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们翩翩起舞。舞台上除了乐队,还有盛装打扮的观众,感觉是摩纳哥王公贵族亲临现场与民同乐似的。
  尼斯之后是意大利的五渔村,顾名思义,应该是五个渔村对吗?可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建在悬崖上鳞次栉比的多彩房屋,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要么像阿根廷南部的海豹一样在嶙峋的海岸上晒太阳,要么在几近透明的海水中游泳,要么坐着多桅帆船观光。接二连三的勇敢者就在众人赞赏的惊叹声中从高高的悬崖上跃入海中。
  那天我也下海了,不过不是从悬崖上跳下去的,而是小心翼翼从礁石堆里下的水。
  事实上如果有更充裕的时间,我还会去看看半山腰上那座纪念圣母玛利亚的“生命女神”礼拜堂。据说圣母玛利亚是五渔村的守护神,每逢复活节周的星期四,当地人会举行赞美圣母玛利亚的庆典。我还会坐上小船前往蒙特罗索(五个村镇之一),当年英国诗人雪莱和他的妻子就从那里上岸,品尝了当地的美味橄榄油凤尾鱼。
  我在五渔村海边还注意到一组反映当地古老葡萄种植业的老照片。相关资料表明,五渔村地势陡峭,土地瘠薄,早年当地居民为了改善生存境况,年复一年不辞辛劳修筑了6000多公里石墙(像大寨农民改造七沟八梁一面坡那样?),将昔日的荒山改造成一块块可种植葡萄、柠檬、橄榄树的梯田,然后用葡萄酿制美味葡萄酒和夏克特拉酒(用葡萄干酿造)。当地特产还包括罗勒(药食两用芳香植物)、橄榄油、松子、帕尔马干酪和佩斯托酱(调味品)。
  圣马力诺面积60.75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是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史载:公元前301年,一位叫马力诺的基督教石匠为了躲避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的迫害,从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达尔马提亚渡过亚得里亚海来到这里,成了圣马力诺的创始人。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弹丸小国,二战期间却同时对同盟国和轴心国宣战,原因是该国先是被德国占领,1944年6月26日,英国空军连续四次对圣马力诺进行“无差别轰炸”,60名无辜平民遇难,100多人受伤。7月5日,圣马力诺外交部宣布同时对严重伤害他们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轴心国和同盟国宣战,以捍卫国家尊严和表达他们内心的愤慨。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德军被英军打跑,圣马力诺也和英国签订了和平协议。
  游览圣马力诺的时候天上飘着雨丝,不过并不影响我爬上古老城堡高高的围墙,从那里将整个城市(或者说整个国家)尽收眼底。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最大城市,公元前600年由希腊人创建,旧城称帕拉奥波利。公元前326年被罗马征服,成为罗马共和国抵御迦太基的盟友。西罗马衰落后,那不勒斯被并入东哥特王国。公元536年,拜占庭帝国贝利撒留皇帝夺取了那不勒斯……
  查阅相关资料我还了解到轻歌剧起源于那不勒斯,巴赫、罗西尼、贝尔尼尼等音乐大师都曾在那不勒斯圣卡尔洛歌剧院展示他们的才华。那不勒斯音乐还包括可追溯到13世纪的拿波里民谣,比如《我的太阳》、《桑塔露琪亚》等等。
  在那不勒斯我们顶着烈日漫步毗邻桑塔卢西亚港的美人鱼大道,从那里可以远眺港湾对面的维苏威火山;我们还参观了矗立着那不勒斯国王费尔迪南多四世骑马雕像的公民投票广场(1861年10月意大利南方通过全民公决,决定加入意大利王国),还有建于1600年的拿波里皇宫和欧洲现存最古老的、始建于1737年的圣卡尔洛歌剧院。
  庞贝古城因维苏威火山爆发被掩埋的故事从小就听说过,亲临其境,还是受到极大震撼。那么一座人口规模、繁华程度仅次于罗马的城市,遍布大街小巷的神庙、剧场、竞技场、商店、面包房、酒吧、妓院、浴场,转眼间就被铺天盖地的火山灰彻底覆盖了,所有正在发生的人间悲喜剧也在那一瞬间被永久定格。
  庞贝古城一幅壁画上刻的铭文带有深刻哲理性: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
  从那不勒斯到苏连托不过20公里。苏莲托老城位于苏莲托半岛尽头突出于海面的悬崖上,依山傍海,自古便是罗马王公贵族的度假胜地。
  说来有点可笑,6月27日我们到达苏莲托,未进酒店就先跟着导游徒步前往老城。导游宣布自由活动时间后,我便独自一人先看教堂再看古城门,然后沿一条条特色鲜明的商业街跑开了。等回到约定集合地点,我才得知其他人去了海边,那里的风景非常棒。那样的地方我怎么能错过?在热心领队陪同下,我紧赶慢赶跑海边悬崖拍了几张照片,算是弥补了缺憾。
  入住酒店并用过晚餐,我外出散步。沿着酒店附近的街巷没走多远就到了海边惊险悬崖。高高的悬崖上是一家面朝大海的餐馆,人们可以一边用餐一边眺望海面风景。悬崖下是拍岸海浪。沿着台阶拾级而下,穿过城门洞可以一直抵达海滩,那里也有一些休闲设施。天色已晚,独自一人,我不打算冒险摸黑跑空阒无人的海滩上去,于是便打道回府。
  第二天早晨,我惊喜地发现我们住的酒店本身也在悬崖上,头一天晚上我从悬崖另一侧那家餐馆看到的临海美景,其实就是我们酒店的餐厅之一(该酒店有多个特色餐厅),而且我们的酒店还有直达海滩的专用通道!早知如此,我何必舍近求远!
  继续沿断崖绝壁连绵不断的阿玛菲海岸南行。阿玛菲海岸位于萨莱诺湾,沿线有许多美丽的小镇,其中最美的要数波西塔诺。美国二十世纪三大剧作家之一田纳西·威廉姆斯(《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作品的作者)、毕加索、伊丽莎白·泰勒、索菲亚·罗兰等知名人士都曾来过这里。我们坐船游览时,船员指着远处海岸上一栋白色房子告诉我们,那便是索菲亚·罗兰的度假别墅。
  维耶德利苏玛雷原本不在我们的行程上,因为顺路,旅行社临时给添加进来了。一个多小时自由活动时间,我沿着古老的街道一路走下去,沿街店面十有八九都是卖彩色艺术瓷器的。花鸟虫鱼、神话故事、古老传说,题材可谓无所不包。创作手法则不拘一格,充满了离奇的想象力和夸张怪诞的艺术技巧。问题是陶瓷产品很沉、易碎,而且我还要跑很多地方,只能看,不能买啊。
  梅特拉位于意大利南部巴西利卡塔,那里有一条350米到400米深的石灰岩裂罅地带。早在旧石器时代,当地就有人就利用天然形成的裂罅开挖容身之处,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包括住房、牲畜棚圈、加工作坊、教堂、酒吧、餐馆的洞穴群,并有四通八达的街巷将整个穴居村镇串联起来。
  美国导演梅尔·吉布森看中梅特拉远离现代文明的原始风貌,感觉那里活脱脱就是2000多年前的耶路撒冷,于是选择梅特拉作为拍摄《耶稣受难记》的拍摄场地,并且获得了极大成功。
  我在梅特拉一家洞穴咖啡吧喝了一杯意式咖啡,购票参观了一个反映穴居生活的民俗博物馆(有中文介绍)和一个表现凄美爱情主题的美术馆(同样是洞穴套洞穴)。
  回到地面,我参观了一座建于十二世纪的教堂和一处社区图书馆。路过一家彩绘陶瓷店时,一位专心在磁盘上描绘图案的意大利姑娘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是那样的美丽,高高的个子,头发剪得很短,牛仔裤靠近膝盖的地方有破洞(时尚)。听到快门声,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嫣然一笑,低下头继续工作。
  6月30日,我们来到意大利Bari省Apulia的小城阿尔贝罗贝洛。阿尔贝罗贝洛意大利语是“美丽橡树”的意思,享有“天堂小镇”美誉。因为城里的建筑墙壁都用石灰刷成白色,屋顶用灰色扁平片石铺成圆锥形,建筑学上称之楚利建筑。一些旅游小册子将阿尔贝罗贝洛描述为“旅行中不能错过的白色艳遇”。
  事实上,当地楚利建筑最早可追溯到十六世纪,当时其他地方一些逃避天灾人祸的难民来到此地,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用当地丰富的石灰石堆砌起这种圆锥形住房。1797年,难民们向波旁王朝请愿,要求获得合法居住权,波旁王朝予以批准。从此楚利建筑连同这些建筑的主人都有了正式的名分。
  不过在我看来,如同国内许多古镇古村一样,随着阿尔贝罗贝洛的名气越来越大,那里的楚利建筑几乎无一例外成了经营旅游纪念品的商店,或者酒吧和餐馆。大多数当地居民住的是虽然不那么有特色,但舒适得多的住宅楼。
  为了支持阿尔贝罗贝洛的旅游业,我也买了一件木雕工艺品。卖工艺品的女孩告诉我,这些木雕作品都是他的父亲和哥哥亲手加工的。
  继续南行。6月30日到达意大利南部港口城市巴里。我们首先参观了圣尼古拉教堂。圣尼古拉(公元270年~343年)是基督教圣徒,出生地是吕基亚(罗马帝国在亚洲的一个行省),生前担任过米拉城(小亚细亚)的主教,据说也是水手、渔夫、弓箭手、儿童和学生的守护神,同时也是巴里的主保圣人。1087年,一些巴里的渔民把圣尼古拉的遗骨从现在的土耳其偷偷运回巴里,然后就有了我们今天参观的圣尼古拉教堂。
  圣尼古拉教堂背后就是亚得里亚海。在海边拍了几张照片,离集合时间还有大约一个小时,我大步流星前往诺曼城堡。城堡建于1131年,1156年被毁。之后领导过五次十字军东征的神圣罗马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于1233年~1240年重建。现在是收藏、展示巴里历史文物的博物馆。我去那天,博物馆还有一个与鸟类保护相关的专题展。
  7月1日到达陶欧米纳。陶欧米纳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东海岸历史悠久的城市,毗邻爱奥尼亚海。法国作家莫泊桑曾经说过:如果在西西里只有一天游玩时间,那一定要去陶欧米纳。这句话至少说明陶欧米纳是莫泊桑最喜爱的地方。
  我们住的酒店就在爱奥尼亚海边,坐在阳台的铁艺椅子上就可以观赏一望无际的大海。酒店有电梯通往海滩,晚饭后我跑去探路,却被告知电梯要晚上九点以后才启用。既然如此,我就先到酒店泳池里游一游吧。
  陶欧米纳最著名的景点是位于陶尔山上、建于公元前300年的古希腊歌剧院。公元前200年,罗马人占领了西西里,这座剧院成了罗马上流社会聚会的场所。2000多年过去了,这座古老的剧院每年夏季还会举办各种演出。
  7月2日攀登埃特纳火山。说是攀登,其实我们是乘坐缆车上去的。下缆车以后沿着斜坡徒步走一小段距离,就是一个小火山口。从那里继续前往云雾缭绕的埃特纳火山,还得攀登很长一段距离,而且上山的简易道路路面全是松散的火山砾石,不小心就会滑倒甚至摔跤。
  资料介绍,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海拔3323米)、最大(基座周长212公里)、也是最活跃的火山,喷发期可上溯到公元前1500年,迄今已喷发200多次,次数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最近的一次喷发是2003年,喷出的岩浆高达数十公尺,浓密的巨型烟柱直冲云霄。最猛烈的喷发则是在1669年,那次喷发导致山下的卡达尼亚2万多人丧生。然而,乐观且坚强的卡达尼亚人却坚信埃特纳火山是上天赐给他们的宝物,大量的火山灰使得周边的土地更加肥沃,物产更加丰饶。当地人还用火山熔岩形成的黑色岩石作为建造房屋的基石。正如卡达尼亚市区一座时钟上刻的:我从自己的灰烬里再生。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卡达尼亚始建于公元前729年,是西西里最早被罗马人占领的城镇,之后又相继被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诺曼人占据过,留下一座座古希腊剧场、古罗马浴场、中世纪教堂和古城堡。
  卡达尼亚还是一座巴洛克艺术之城,也是歌剧作曲家贝里尼的故乡。每年7月,卡达尼亚都会举办巴洛克文化周活动,在巴洛克风格的宫殿、教堂、修道院里,各种歌剧、音乐会、时装展示、历史礼仪表演令人目不暇接。此外这座城市还举办贝里尼(歌剧音乐的肖邦)金奖颁奖仪式、意大利歌曲节、“烟囱与繁星音乐节”、室内音乐节、酒吧音乐节、埃特纳爵士乐节、海滨魅力音乐会等等。
  走在卡达尼亚古老的街道上,我并没有从那些神圣庄严的教堂,半埋在地下的古希腊剧场遗址,或者以雕塑为中心的街心广场上看到任何与火山喷发造成灾难相关的记载或标志。我看到的是白皮肤的意大利人和黑皮肤的非洲人在同一个场地上踢足球,看到公园里有贝里尼、马志尼等意大利名人雕塑,看到中国人开的商店里店主正和当地分销商讨价还价。灾难是短暂的,生活才是长久的。写下这句话时,我们的邻邦日本北海道刚刚发生六级以上地震,媒体报道那里的人们有条不紊撤离、疏散。是啊,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人们不但要学会处变不惊的泰然,更要善于过好每一天,活得比任何时候都快乐幸福才对。
  7月3日游览阿格利真多,天气真的很热,可是并不影响我探寻这座建于公元前581年、被希腊抒情诗人品达尔誉为“人间最美城市”的历史古城。阿格里真多主教堂正在维修,但教堂附属的博物馆照常开放。博物馆陈列着一些天主教圣物,同时还有不少能洞察人物内心世界的油画。凭借博物馆的门票,还可以通过一个小楼梯进入教堂内部,一位教堂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一幅幅壁画的主题(宗教的和历史的)和背景。因为这座城市公元前五世纪起先后被迦太基人和罗马人统治过,后来又被拜占庭和阿拉伯王国占领,所以经历过无数惨烈的战争和权利交替难免的暗算和谋略。
  阿格里真多游览的高潮是在当天下午的神殿谷,在一位博学且耐心的意大利讲解员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赫拉(宙斯的妻子)神殿、宙斯神殿、海格力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神殿和双子(丽达与鹅,另一个希腊神话)神殿,还有那位试图用蜡做的翅膀飞向太阳,最终因为翅膀融化摔死的勇敢年轻人的倒地铜像(故事同样源于希腊神话)。真的没想到啊,原以为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都集中在该国北部城市,哪能想到在四周被茫茫大海包围的西西里,还有这样一个虽然只是一个个断柱残垣勾勒出来的遗址,却依然一眼就能让人推断出此地当年是怎样一个壮美恢弘的“众神之所”!
  有些宗教学者将包括希腊原始宗教在内的多神教贬为明显低劣于一神教的崇拜方式,参观过阿格里真多神殿谷之后,我进一步坚定了这样一个想法:宗教无所谓高下之分,希腊人和早期罗马人崇拜的宙斯、赫拉、雅典娜、波塞冬、阿芙洛狄特……为我们留下了多少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和生动且高度人格化的形象啊!
  次日早晨,我独自前往阿格里真多老城。空气明澈、光线柔和、气氛安宁,独自游览空寂无人的步行街、教堂、街心广场、咖啡吧、酒吧、奢侈品店和旅游纪念品店,每一处都值得我驻足凝视,用心观赏,甚至可以和这些景物一对一地直接对话!
  当天上午去了两个海滩。第一个是土耳其台阶(早年土耳其海盗常常从那片白垩梯级海岸登陆,因此得名)附近的海滩,海水很干净,水温也适宜,我下海短暂游了一阵子。遗憾的是一个旅行团的人似乎都不喜欢游泳(出门在外,小心为妙?),旅行社也没留够游泳时间。另一个海滩虽然也有不少当地人游泳晒太阳,可是环境不太卫生,还有红蚂蚁到处乱爬。其中有些红蚂蚁还被我带到了马耳他。
  意大利游览的最后一个城市是诺托,那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因为是自由活动,我独自参观了一处贵族宅邸,一座古老教堂和一座带一个个包厢(林肯就是在这样的包厢里被刺客暗杀的)、有点年头的剧院。我还参观了一个美术馆,里头正在举办毕加索和一位女画家的作品展。也许是多次欣赏毕加索的缘故,这次看毕加索的画感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有些深刻题材,唯有毕加索这样的大师才能用扭曲、混乱、抽象的线条和色块加以表现,比如深入骨髓的爱,还有穿透灵魂的痛。
  7月4日傍晚从西西里坐船到马耳他,入住酒店后就抓紧时间休息了。第二天早晨,拉开阳台窗帘,惊喜地发现酒店后院就有游泳池,再过去就是地中海,这是真正的滨海酒店啊!
  来马耳他之前我从网上浏览了这个地中海岛国的基本情况:马耳他是欧洲历史文化名城,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首都瓦莱塔以圣约翰骑士团第六任首领、法国大公让·德拉·瓦莱塔名字命名,原因是这位1557年至1568年在位的首领创建了瓦莱塔。
  因为马耳他是欧、亚、非三大洲海上交通枢纽,2000多年来,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罗马人、诺曼人以及英国人相继统治过这里。1565年,风头正劲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围攻马耳他,瓦莱塔大公指挥圣约翰骑士团的各国骑士在岛上居民全力协助下,浴血奋战,打退了土耳其人的进攻。战后,瓦莱塔在欧洲各国君主鼎力支持下,动用8000多劳力,用五年时间修起了3公里多长的城墙。1571年,瓦莱塔成为马耳他的首都。
  早餐后,我们首先来到瓦莱塔老城门。广场上建有波塞冬海神喷泉,附近的腓尼基大旅馆和麦努尔剧院都是欧洲有名的古建筑。随着逐渐升高的地势,我们来到上巴拉卡花园,那里曾经是意大利骑士的私人花园,也是瓦莱塔防御工事的一个重要节点。从城墙上可以俯瞰整个瓦莱塔港湾。花园里除了爱因斯坦、丘吉尔等名人雕塑,还有三个孩子的雕塑,据说取材于巴黎街头。
  离开上巴拉卡花园,我们跟随导游去了圣约翰大教堂。这座教堂原名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女修道院,建于1573年至1578年,整体上属于巴洛克风格。大教堂地下墓穴安放着圣约翰骑士团从第一任到第六任首领的遗体。教堂地面铺设的大理石每一幅图案上面刻着一位出身高贵的骑士名字,大理石板下面是这位骑士的遗体。大教堂内部还设有八个小礼拜堂,每个礼拜堂供奉一个语种的骑士团守护神(圣约翰骑士团骑士来自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意大利六个国家,其中法国骑士来自三个语言不同地区),同时安放该语种骑士团(分团)首领遗体。
  教堂拱顶巨幅天顶画出自意大利著名画家马蒂亚布雷迪之手。教堂里还珍藏着另一位美术天才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的传世之作《正被砍头的施洗圣约翰》和《阿罗夫·德·维格纳科特及侍从的画像》,前者据说是性格放任不羁的卡拉瓦乔唯一的签名作品。
  地中海旅行前后已经超过20天,我所感兴趣的历史文化景点依然纷至沓来,感觉看也看不完,而且魅力丝毫不减。在马耳他我们还渡海到这个国家的第二大岛戈佐岛,参观了比埃及金字塔还早800年的杰刚提亚巨石神殿。
  马耳他总共有7个巨石神殿,时间跨度从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其中杰刚提亚神殿建于公元前24世纪,是所有马耳他巨石神殿中最具特色的一座。
  我们眼前的杰刚提亚神殿用硬质珊瑚石灰岩巨石建成,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神殿大门和墙壁都用巨石垒成,最高的石头高达6米,最重的巨石有几十吨,神殿外至今还散落着当初古人搬运这些巨石所用的滚石球。至于巨石运到工地之后,人们是怎样把它们立起来、垒上去的,这实在是一个费思量的问题。至于神殿内供奉的体型肥硕妇女雕像,据专家考证那是象征生育力旺盛的大地之母。
  戈佐岛左岸、位于地中海的卡利普索洞传说是女妖卡利普索的居所。根据《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记载,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参加特洛伊城大会战凯旋归家途中,航船经过马耳他岛,奥德修斯被美丽的卡利普索女妖动听的歌声迷惑,和女妖一起度过七年甜蜜时光,但最终还是返回了家乡。
  神话毕竟是神话。我们乘坐的小船在贴近海平面的卡利普索洞来来回回穿行了好几回,一次也没听到女妖的歌声。
  地中海行程的最后一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去塞浦路斯之前对这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了解,读过的历史书对这个地中海东部的岛国似乎也没多少描述。事实上塞浦路斯因为地处欧亚两大洲之间的缘故,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周边大国、强国都试图将其据为己有。让我们看看这张历史年表吧:公元前1500年,希腊人移居塞浦路斯,继而将这个岛国带入迈锡尼和希腊城邦时期;公元前709年至公元前525年,塞浦路斯先后被亚述帝国、埃及王朝、波斯帝国征服;公元前333年,年轻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通过旷日持久的希(腊)波(斯)战争,最终从波斯人手里夺得塞浦路斯;亚历山大死后,塞浦路斯隶属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385年,塞浦路斯成为拜占庭帝国属地。公元1191年,英国国王理查一世(狮心王)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占领塞浦路斯,后由圣殿骑士团转让给法国人耶路撒冷国王;1489年被威尼斯共和国兼并;1571年由奥斯曼帝国统治;1925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960年独立……
  瞧瞧,这个岛国一点也不冷清吧?我们在塞浦路斯参观了帕福斯考古公园,那里曾经是托勒密王朝和罗马帝国统治塞浦路斯时的首府。公园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包括名为酒神狄俄尼索斯之家的罗马式别墅遗址。别墅内陈列着大量罗马时期遗留的马赛克镶嵌画,其中当然少不了与酒相关的作品,另外还有“丽达和鹅”一类的神话题材画面。
  希腊神话中爱和美的女神阿芙洛狄特(罗马神话称之维纳斯)据说就诞生在帕福斯附近海浪拍打礁石激荡起的浪沫之中。
  帕福斯北面的波利斯林海滩据说是阿芙洛狄特经常去游泳的地方,人称“爱情浴池”。像我这样喜欢游泳的人,见了海就想下去游一游,更何况是阿芙洛狄特中意的地方!
  同一天我们还参观了国王墓地,其实是公元前三世纪的贵族墓地。部分墓地建在地下,看起来就像地下宫殿。
  再就是拉纳卡的哈拉·苏丹清真寺。传说公元647年,穆罕默德的姑妈乌姆·哈拉姆随同阿拉伯军队进攻塞浦路斯,不慎从骡子上摔下身亡,遗体就安葬在哈拉·苏丹清真寺内。
  如果还需要做些补充的话,那就是北塞浦路斯了。那里有建于十三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和伊斯坦布尔的同名教堂是姐妹教堂,现在的名字是塞里米约清真寺),还有布尤可汗大旅店。大旅店如今是一个旅游纪念品市场,我在那里买了一块狭长条亚麻桌布。
  莱夫卡那小镇是我们在塞浦路斯行程的最后一个景点。这个小镇是那样宁静,古老整洁的巷道里除了几家经销当地刺绣品和银器的小店,难得遇到个当地人。后来才知道,那天小镇有人举办婚礼,大多数居民都到教堂参加婚礼去了。
  我在这个小镇喝了地中海之旅的最后一杯咖啡。女店主用长柄铜杯将冲好的意式咖啡在炭火上煨了一会儿,然后倒到陶瓷咖啡杯里,用铜托盘端到我面前——啊,味道好极了!
  沿意大利南部海岸一直到西西里岛,然后到马耳他和塞浦路斯,每天伴随我们的都是蔚蓝色的大海,古老的城镇,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硕果累累的果园,还有引人入胜的希腊和罗马神话——比如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家(当然是传说)和维纳斯诞生的海面(我还下去游泳了呢)。
  行程接近尾声我又一次坚定了一个想法:这个世界那么大,与其漫无目标乱跑一气,不如静下心来,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区域,慢慢地走,细细地看,用心去体验和感知每一个城镇,每一处景点,每一个细节独有的美和无可替代的魅力。必要时完全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故地重游!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