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 图片信息 >>
  • 编号:45756
    图片尺寸:1198X1800
    大小:402KB/2412KB
    作者:邹懿
    分类:新闻图片->社会
    关键字:姜桂英老人 医学 志愿者 器官捐献 眼角膜捐献 眼角膜
    图片ID号:1272057753
    图组ID号:11582
生命无法逆转光明可以轮回
(1/3)
2014年10月29日 10:45:47
上一张  
下一张
 
图片说明:
  2012年7月21日,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生为老党员姜桂英老人取走眼角膜,女儿李娥和其他家人在门外守候。
组图说明:
  7月21日零时15分,在医院昏迷了十多天后,78岁的姜桂英老人停止了心跳与呼吸。(本报7月13日第7版《我父母都是传递光明的使者》一文讲述了李杰和老伴姜桂英先后捐献角膜的故事)。
   老人走时,儿女和孙辈们都在身边陪伴。没有人用哭声搅扰楼道里的病人,孩子们一起默默地帮老人换上素净的衣服。
   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号病床,姜桂英老人看起来安详而平静。左上方,平放着一份角膜捐献的公证书。
  老人的女儿李娥低下头,亲吻了母亲依然温热的额头,噙着泪转身走出了病房。
   她拿起护士站的电话拨了几个数字:“你好,眼科吗?请你们来完成她最后的心愿,把她的眼角膜取走,让她的光明继续……”沉浸在巨大哀伤中的李娥护士长,知道这种事情耽搁不得。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两位眼科的医生端着手术器械和用具推开了病房门。“咱们都出去吧,”多年来冷静理智的李娥此刻却是一副凝重的面容,身体微微发颤,大家都知道,她的内心承受着怎样的悲伤。
   病房里静悄悄的,能听到大家压抑的呼吸。凌晨2时24分,这场神圣的角膜摘除手术终于开始,医生宋艳肃穆而专注地走近姜妈妈,按照手术步骤:戴上手套、消毒、定位、落下剪刀,装上人工晶体……
   2时35分,完成摘取的两位医护人员在姜妈妈的床位站立,深深地三鞠躬……
   整个角膜摘取过程,两位医护人员之间话语简短低沉,动作轻微。宋艳说:“技术到位,动作利索,鞠躬感谢,所有这些都是对逝者及其家属的尊重。”
   此时,姜妈妈眼部看上去就像没有做过手术一样,表情依然安详。“节哀!”宋艳轻声对李娥说。“谢谢你们帮我妈完成这个心愿。”
   简短的对话后,宋艳赶紧将姜妈妈的角膜送入冰柜保存。他们已经找到了需要角膜的患者,近期就将进行手术。
  没有追悼会,没有请亲友,只因妈妈嘱咐一切从简。
   当日中午,在九龙生态园的红十字祭奠园,泪水盈盈中,孩子们轻轻捧出母亲的骨灰,和着花瓣散放在了一棵小树下。
   这里安置着的很多先行者,他们以有限的生命延续了无限的光明。
   纪念碑上,李杰老人的单人照片今天换上了一张合影,旁边的姜妈妈笑颜如花。“妈、老爸你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你们让更多的人重见光明,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父母而骄傲,我们四兄妹一定会相亲相爱……”两朵艳红的康乃馨贴在了老人的照片下面。“生命无法逆转,但光明是可以轮回的。我以后也要像爷爷奶奶那样捐献角膜和遗体!”孙子李文瑞在纪念碑前郑重的许下承诺,他今年只有18岁,是师大附中高三的一名毕业生……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