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首页
|
新闻图片
|
非新闻类图片
|
图片故事
|
档案图片
|
全部图片
|
关于我们
|
>图片详情
编辑电话:0991-88888888 技术电话:13910128997
图片信息 >>
编号:62817
图片尺寸:2696X4068
大小:7125KB/49875KB
作者:甄世新
分类:新闻图片->文化·体育
关键字:阿克苏地区 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加依村 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 民间手工乐器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维吾尔族民间乐器 乐器制作 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民族乐器
图片ID号:1285479168
图组ID号:15327
乐器村的传承人
(23/27)
2015年03月12日 19:02:47
返回
图片说明:
2015年2月5日,村民艾孜孜一家在一起制作乐器,其乐融融。
组图说明:
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加依村是个只有2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却享有“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美誉。2月5日,记者走进该村,随处可见村民小院里摆放着半成品的乐器,时不时就传来乐器调律弹拨的声音,用“十步之内,必有工匠”来形容也不为过。
由于加依村水土条件优越,桑树品质好,非常适合制作乐器,村里已有很长的乐器制作历史了。现在,全村有一百多户村民在从事乐器制作。他们大多不识字,甚至也不懂得乐理,对乐器制作工艺的了解、掌握多为口传心授。有着45年乐器制作经验的艾依提·依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艾依提家世代做乐器,他擅长制作都它尔、弹拨尔、萨塔尔、热瓦甫、卡龙琴等,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把精品乐器的制作在每一道工序上都要严格要求,从截桑木开始,凿、雕、刻,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制作者的心血和热情,比如制作一个花纹稍微繁琐些的弹拨尔,需要两个人花费15天的时间。我希望自己的手艺能一代代传承下去。”艾依提说。现在他已经教出了40多个学有所成的徒弟。艾依提制作的乐器工艺精、音色好,不但是旅游景点上的热销品,国内外的游客也会慕名到他家来选购。
走出艾依提家,记者在一户村民的小院外,听到悠扬的乐曲声。顺着声音记者径直来到主人的房间,只见一个小女孩在炕头弹琴,父母在一旁制作乐器,三人不时你一句,我一句地迎合着旋律唱起来,好不惬意。男主人艾则孜·巴吾冬说:“村民都在做乐器,我看都看会了,一个冬天做100来把(乐器)没问题。卖得好了,也能挣个一两万元,开春地里的农活还不耽误。农闲农忙都可以挣钱。去年我卖乐器就收入了2万多元。和我种地养牛羊的收入一样了。”
记者又来到门口挂着“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牌匾的肉孜·巴吾冬家,肉孜正将10把做好的乐器交到喀什客商手里。记者留意到,每件乐器上都镶嵌着肉孜的名字和电话号码,这既是一种商业头脑,也是对自己手艺的充分自信。
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加依村的民族乐器制作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近年来,新和县积极依托汉唐屯田、乐器制作、民间歌舞艺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目前,投资1000万元的集民俗体验、生态休闲、餐饮娱乐、商务接待、驿站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新疆民族乐器手工制作第一村”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它将为加依村乐器制作的精品化之路,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销售平台。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