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 图片信息 >>
  • 编号:49438
    图片尺寸:3252X5184
    大小:7153KB/50071KB
    作者:何进
    分类:新闻图片->生态·环境
    关键字:野生动物 罗布泊 野骆驼 阿尔金山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 新疆地理 新疆风光 库姆塔格沙漠 沙漠风光 新疆地貌
    图片ID号:1271256561
    图组ID号:12495
新疆野骆驼千里寻踪
(2/40)
2014年11月24日 14:00:50
上一张  
下一张
 
图片说明:
  2014年9月25日,黑山达坂前的大片沙地,在向导的带领下,穿过此地即可直通库木苏克天然泉。
组图说明:
  它是罗布泊最大型的野生动物,也是戈壁上耐力最好的“长跑选手”;酷热无情的沙漠让人望而生畏,而它却将之视为家
  园;罗布泊生命禁区的名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100多年前,野骆驼被探险家们在罗布泊发现,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全球野骆驼仅存800只左右,比大熊猫的数量还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14年9月22日至29日,记者跟随新疆野骆驼保护协会组织的“发现之旅”新疆野骆驼千里寻踪摄制组一行,从乌鲁木齐出发,经敦煌前往阿尔金山北麓无人区和罗布泊腹地,在6.12万平方公里的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内辗转近千公里追踪拍摄野骆驼。
   第一个水源地干涸,野骆驼不见踪影(小标题)
   由于记录片要分秋、冬、春三季拍摄不同时段的野骆驼栖息和迁徙环境,因此这次的拍摄主要以踩点和踏勘为主,要在阿尔金山北麓和罗布泊的库姆塔格沙漠野骆驼主要活动区域选择合适的地点,方便下一次长时间拍摄取景。
   摄制组一共14人,发现之旅的何江和田加欣,野骆驼协会的王新艾会长、柳枫、杨岚,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张超,向导是三龙沙保护站站长段海林和他的两位助手庞宏和樊亮。北京来的拍客张晓东和毕景江,“新疆沙漠王越野车俱乐部”的张春林、张继两位司机师傅和记者。然后是一大堆的摄像器材。
   段海林介绍了一些野骆驼的基本情况:骆驼奔跑时,时速超过60公里,在乱石沟壑遍布的阿尔金山戈壁滩上,想追上野骆驼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野骆驼听觉灵敏,几公里外汽车发动机一响,大地的震动都能传到骆驼耳朵里。如果贸然进入水源地,恐怕会惊扰到驼群,致使其连续很长一段时间不来水源地。4、5月是骆驼的产崽期,眼下骆驼群里还有不少年幼的小骆驼,一旦受惊,小骆会被驼群抛弃。野骆驼保护协会的志愿者希望悄悄拍摄,不干扰野骆驼。
   摄制组选定的第一个拍摄点在阿尔金山北麓的三角滩,距离三龙沙保护站80多公里,有保护站人工搭建的蓄水池。2个月前,段海林还观测到水源附近有野骆驼出没。今年4月12日,段海林在与三角滩相距5公里的黄羊沟附近救助过一头新生的野骆驼幼崽。摄制组计划在黄羊沟扎营,然后带着伪装帐篷徒步前往水源地,趁野骆驼上午饮水时拍摄画面。
   9月23日17时30分,摄制组从阿克赛县安南坝保护站向西行进,不久手机就丢失了信号。驶过破败而荒凉的公路,拐下荒原,迎接大家的是更加的荒凉。
   当晚,向导就带着摄制组在荒漠上迷了路,车队多次后退校正路线。风声浑浊,四周漆黑,车窗外低矮的植物暗影错落。在无人区行驶近2个小时后 ,才找到路。深夜,在一处靠山背风的沙地上扎营。
   24日,早饭的间隙,摄制组在河谷高空航拍时发现了骆驼蹄印和风干的粪便。根据印痕的陷沙情况,段海林判断是三四天前野骆驼经过时留下的。
   在碰头会上,段海林介绍,营地所在的河床已经超过黄羊沟10公里,位于胡杨泉入口处。由于离水源地很近,河床两边都有野骆驼出没。为完成拍摄任务,车辆先将器材和人员送到黄羊沟,然后两名摄影师早早往南边步行约4公里的到水源地蹲守,其他人在营地1公里区域围活动。
   下午2点,外出到水源地拍摄的人返回,报告说水源已干涸,摄制组在附近拍摄到野骆驼零星的蹄印。这表明,附近没有成群的野骆驼停留,它们已转移到别的水源地。
   经过紧急商量,摄制组决定明天一早拔营,前往另一处更大的水源地寻找野骆驼。张超说,明天的目的地大平沟是个废弃已久的金矿。附近有一眼库木苏克天然泉,去年12月地质调查队员在那里看到约百头野骆驼群,场面非常壮观。
  
   穿过海市蜃楼,偶遇4峰野骆驼(小标题)
   25日的行车途中似乎出现一片湖泊,水影潋滟。直到前车闯过去,像划开一张画纸一样将水影撕裂开来,才让人意识到那是海市蜃楼。
   下午6点25分,靠近一个叫卓尔布拉克的地方时,段海林发现远处高台上有野骆驼的身影。“母驼带着小驼在吃草!”停车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高出低矮植物一些的一大一小两个黑点。用长焦镜头拉近一看,才发现真的是野骆驼。由于相距2公里左右,骆驼没发现摄制组人员。
   摄制组和拍照的人迫不及待地潜进高台下的河谷,记者也跟上去。夕阳在9点钟方向,侧光,视野极佳。逆风,脚步声和轻微的交谈传得不远,有利于大家快速靠近。摄制组中4个人分成左右两组在干河床里潜踪前进,这样即使野骆驼有所惊觉,也可以从另一侧拍到画面。
   1000米、800米、500米、300米……约莫半小时,大家扛着三脚架和相机顺着沟壑迂回接近。突然,左岸跳出3只受惊的黄羊,窜逃时踩塌了河岸的一角,滚落不少碎石。“不好,暴露了!” 大家爬上河岸,用镜头紧张搜索。蓦然发现,高台上竟然有4只野骆驼,其中3只在吃草,还有1只在相距不远的地方抬着头尽职尽责地“把风”。
   黄羊的逃窜给了望风者信号,显然不可再接近了,机不可失,照了再说!大家全部跃上河岸,对着野骆驼一阵狂拍。望风的野骆驼怔了一下,鼻子哼出一声,其他3头骆驼接到信号快速撤下高台,留下4个耸着双峰远去的驼影。
   还指望野骆驼会停下来呢,大家端着相机徒劳地追出去好几公里,抬头一看,太阳已快落下,视线内看不到车队 。四野茫茫,风声寂静,不能乱走,迷路可就惨了。4个人再不敢分开,只好结伴沿着河床蜿蜒回撤。幸好一台车下到河床来寻找,把大家接回后,向导已在5公里外的一个峡口安下了营地。
   听说拍到了野骆驼的画面,大家都很兴奋,争抢着看视频和照片。视频上,野骆驼双峰饱满,尤其是屁股跑起来一颠一颠的,显得很肥。段海林说,这是因为它们从5月到9月一直在阿尔金山北麓保护区内安全地饮水吃草长秋膘。
   与前三天只发现蹄印相比,今天的偶遇更加惊喜。不过,那也只是远远的野骆驼发怔的影像和逃走的身影。毕景江连连惋惜说,距离还是太远了,他无法完成3D拍摄。但找到野骆驼,让志愿者们非常满足,
   段海林说,以营地为中心,左右10公里皆有水源,必定可以见到更多的野骆驼。
  
   追踪野骆驼的不只是摄制组,还有野狼(小标题)
   26日早上8点半,段海林带上摄制组坐着丰田V8越野车前往西面的库木苏克泉探勘。在上一个坡时,后车陷在松软的沙丘里,所有人下车连推带搡,但无济于事,越陷越深。后来,前车用绞盘将它缓缓带出陷坑。
   陷坑附近发现了几串骆驼蹄印和便溺的痕迹。段海林说,大概2小时前,几只野骆驼经过,前往水源地。细心的何江还在一丛骆驼刺旁发现了类似狗的动物脚印,肉垫在松软的沙上只留下了轻微的印痕,但爪痕很清晰。段海林过去一看,说是野狼的爪印。看来,在罗布泊里追踪野骆驼的不只是摄制组,还有这片无人区食物链最顶级的掠食者——野狼!
   似乎马上能追到野骆驼了,还能看到野狼与之缠斗的画面,摄制组人员从车上搬下设备就往上冲。等扛着三角架用了半个小时翻越三道沙梁,走到黑山达坂前,大家才发觉徒步过去找库木苏克泉是不现实的。沙梁距离黑山达坂中间还有一大片平坦的谷地,正是所谓的“望山跑死马”,天黑也到不了。
   摄制组建议,现在回到营地等待天黑未免太可惜。西面既然过不去,不如转到昨天偶遇野骆驼的地方,再去碰碰运气。段海林确实路熟,带着大家继续走直线,“回马枪”杀向昨天的地点。车下到十几米深的河床后,全是戈壁和沙丘交替的碎石路,穿过一道峡谷,就接近了库姆塔格沙漠, 远远看到巨大的沙丘在阳光下金黄耀眼。
   就要出河谷时,前车突然停了下来,报告说发现了野骆驼的尸体。
   黄沙覆盖之下,是一具野狼吃剩下的骸骨,已经处于风干状态。段海林从牙齿和头骨上残存的毛发,判断是一只大约两岁、刚成年的野骆驼。从残骸不是惯有的卧姿判断,野骆驼不是自然死亡,而是受到三四只野狼的围攻,死亡时间大约在2个月前。大家在尸体周围仔细搜寻,果然发现了不少野狼足迹。
   忙碌一天,却铩羽而归:越野车过不了沙梁,无法到达水源地;进入罗布泊4天,还无法找到驼群;野狼对野骆驼的威胁更让大家心情沉重。回到营地,樊亮报告说,补给不足,挂面可以维持三天,但矿泉水只够两天,菜和干粮只够一天了。
   段海林决定:明天到三道沙梁附近再试一次!不过,马上招致司机的强烈反对。王新艾给大家打气说,“我们这趟罗布泊之行,能拍到野骆驼已是非常可贵。这几天的艰苦跋涉,大家也能体会到野骆驼生存的不易。我们之所以要拍野骆驼,是为了向世人更好地介绍罗布泊存留的这个珍贵物种,唤起大家对罗布泊环境保护的关注。”
   9月27日下午,摄制组向库姆塔格沙漠进发。段海林说,如果速度够快,今晚可以赶到阿奇克谷地扎营,那里距离彭加木墓地不远,手机也有信号,可以提前给家人报个平安。
   下午5点20,在沙漠里发现一大一小两只骆驼的尸体。段海林长下车,观察了沙堆下风干的躯体,他认为两只骆驼死亡的时间不超过4个月,是刚完成分娩的母驼和幼崽遭了野狼的毒手。“狼很狡猾,它们冒险进入沙漠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眼前的食物能轻易得手,自己又能全身而退。”段海林说,临分娩时,母驼怕驼群中的公驼首领伤害自己的幼崽,它会主动离开驼群进入沙漠避难产子。偏偏野狼的鼻子很灵,嗅到了产羔留下的血腥味,一路追踪进沙漠杀死了虚弱的母驼和小驼。
   王新艾说,2009年,有专家统计,从发现的罗布泊野骆驼89起非自然死亡的案例中,有67%是遭到野狼猎杀,其中又以幼驼和母驼居多。野骆驼3年产两羔,而野狼则是1年生产一次,而且是多胎,野骆驼的繁殖速度根本比不上野狼。在罗布泊无人区,日益扩大的人类活动和野狼的肆虐都限制了野骆驼的生息繁衍和种群保护。
   晚8点, 摄制组未能赶到彭墓,太阳已偏到沙漠边缘,向导车停了下来,就地扎营。
  
   驼群从容走过,沙漠迁徙通道确实存在 (小标题)
   28日,大风“接管”了沙漠,肆意雕塑和改造着沙漠的面貌。一路上,车载录音机里重复播放着《我和草原有个约会》,歌声悠长,让人联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只是这首歌在黄沙漫漫、毫无生机的沙漠里回荡,有些讽刺。或许,现实和联想的画面里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更能感受到二者共同的辽阔空间感吧。
   再往前,快到阿奇克谷地了。前车停了下来,段海林下车向大家招手,唉,难道又陷车了?等车到跟前,何江和毕景江正急急忙忙地朝车下搬照相设备。段海林指着左侧约2公里远的一处沙丘,示意发现了野骆驼。
   来不及激动,大家接近并攀上沙丘,10峰骆驼出现在视野里。三脚架还没有架稳,骆驼就开始奔跑起来,显然对方发觉了。没等大家伸出相机镜头,10峰骆驼就撒腿跑到沙沟里,看不到踪迹了。
   正失望时,另一端又出现了骆驼的身影。用长焦镜头一锁,正数着1、2、3、4、5只,沙丘旁又转出来3只,跟在最后的还是只个头很矮的小驼,像正在跟驼妈妈撒娇一样,一步一顿地偷懒,显得很萌。这家族的领头驼体型颀长,一看就是野骆驼中的“美男子”。大家隐约看到它朝这边观望了几下,但并没有做出任何受惊的动作。这队骆驼心理素质显然比较强大,不像前一个驼群那样不打招呼就开溜。
   大家正在沙丘上长枪短炮拍着,突然一阵风从沙丘顶端滚过来,头发、脖子、衣服上全是沙子,连镜头上也全是。只好伏在沙丘上屏声敛气,眼睛还从取景框里盯着骆驼按快门——金色的阳光下,驼群悠悠漫步在黄澄澄的沙丘间。毕景江拍下的图片放大后,能清晰看到野骆驼那多情的黑眸和长长的迷人的睫毛。
   看到身边摄制组正在拍摄,记者也选择从沙丘的顶角延长线拍过去,抓拍下他们认真工作的画面。拍了大约20张后,大家收工,从沙丘上滑下来。
   这次拍摄非常成功,补足了驼群的画面,也证明了段海林所说的,库姆塔格沙漠确实是野骆驼迁徙的通道。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