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 图片信息 >>
  • 编号:571
    图片尺寸:0X0
    大小:0KB/0KB
    作者:韩亮
    分类:新闻图片->民生
    关键字:尼勒克县 转变作风服务群众
    图片ID号:1228500627
    图组ID号:154
村里来了贴心人
(8/8)
2013年08月20日 00:00:00
上一张  
下一张
 
图片说明:
  2003年7月22日,住赛普勒村工作队队员赛力克(左三)、阿孜来提(右)在帮助当地村民收小麦。
组图说明: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纪实
  
  “有了工作队,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无论在什么时候,身边都有党的好干部。大草原上留下工作队走过的马蹄印,工作队和我们永远心连心……”
  尼勒克县牧民吐尔干拜·艾力波生用一首自编的《我家乡的工作队之歌》,唱出了全县各族农牧民对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队干部的感激之情。
  今年3月起,尼勒克县在全县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组织精兵强将入住44个村。工作队以集体富、农牧民富为目标,通过入户走访摸村情,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帮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
  尼勒克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山区县,草场纠纷在牧区一直是个难题。由于牧民的草场大都地处偏远山区,路途远、路难行,现场确权的难度大,发生纠纷往往得不到有效解决。该县及时调整工作方法,成立了14支“马背服务队”,深入各牧业点现场办公,及时帮助解决各类纠纷。
  7月20日,记者在该县喀拉苏乡赛普勒村看到,住村工作队队员赛力克正在整理牧民努尔波拉提关于草场纠纷的档案,一个大档案袋里装了足有十几厘米厚的材料。赛力克一边整理一边告诉记者,为了解决矿场长期占用努尔波拉提老人草场的问题,工作队多次骑马去草场实地查看。每去一次都要走一天的路程。途中,队员们饿了就啃两口馕、喝几口山泉水。有些地方没有路,只能牵着马紧靠悬崖缓缓前行。经过几次现场查勘,工作队又从县、乡找出草场的原始资料,经多次沟通协商,努尔波拉提老人与矿场长达19年的纠纷终于得以圆满解决。“我们工作队的队员现在个个都是骑马高手了。”赛力克笑着说。
  “开展住村工作以来,常常顾不上自己的家庭。但每当为村里的父老乡亲解决了一件件难事,乡亲们拉着我们的手邀请大伙儿到家里坐坐时,我们的心就敞亮了,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工作队干部曹源在住村日记中写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住赛普勒村工作队结合县脱贫致富工程,在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方面想点子、找出路,通过招商引进2.23亿元资金,为村里建起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新建100栋抗震房、100座棚圈,并解决了该村120户、610人多年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当地牧民定居兴牧的愿望。
  村民黑山别克如今在村里新建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工地上当泥瓦工,每天能挣300多元。黑山别克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现在的生活好了,不用去外面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凭手艺挣上钱了。农忙的时候也可以在自家的地里干活。”
  东风是住乌拉斯台乡阿尔斯郎村工作队的一名队员,对于这几个月来的工作感慨良多。他说,只有沉下身子去,真切感受农牧民的生活,才能真正了解到他们的所需、所盼。
  东风说:“3月份刚来村里时,这里还是漫天飞雪。工作队早起去村里走访,晚上摸着黑返回。回到住地后,大家相互拍打着身上的污渍,白色的是雪,黑色的是泥。”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工作队逐步弄清了帮扶村的实际状况,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
  住阿尔斯郎村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村残疾低保户唐尔别克是个孤儿,一家三口仅有的一间土坯房也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工作队经过多方协调,帮唐尔别克解决了砖、水泥等建材,还为他捐款2000元。唐尔别克家中无劳力盖房,工作队又和村干部、党团员一起组成“爱心基建服务队”,帮助唐尔别克建起了80平方米的抗震房。“多少年了,终于有了自己宽敞明亮的房子,工作队队员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唐尔别克激动地说。
  工作队分赴各村以来,先后确定了33个民生项目,帮助各村协调资金进行道路硬化,修建防渗渠、桥涵,新建沼气池。化解了一件件矛盾纠纷,解决了一件件热点难点问题,一个个惠民项目顺利推进,工作队通过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赖。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