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 图片信息 >>
  • 编号:89790
    图片尺寸:3200X4800
    大小:9073KB/54438KB
    作者:新疆图片总汇
    分类:新闻图片->社会
    关键字:阿克苏地区 绿色发展篇 绿化工程 生态建设 绿洲 柯柯牙绿化工程 植树造林 阿克苏河 特色林果业 环境保护 蓝天工程 阿克苏苹果 阿克苏市城市景观 多浪河 阿克苏市城市风光 草原生态 城市建设
    图片ID号:13140119493
    图组ID号:20971
阿克苏:构筑生态文明新家园
(3/8)
2015年12月23日 12:56:46
上一张  
下一张
 
图片说明:
  阿克苏城市美景。阿克苏地委宣传部提供
组图说明:
  有这样一则信息,1986年夏,西方某大国的卫星图片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往一片土黄色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南麓,竟然出现了一抹绿色。后来经分析表明,那是一片绿洲。
   这片绿洲,就是后来被联合国誉为“全球500佳境”之一的阿克苏柯柯牙绿化工程。如今,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拓荒绿化,在阿克苏广袤的大地上,绿野千里,生态环境大为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给当地人们带来了丰厚的绿色“红利”。不仅如此,绿色发展理念也已深深植根于阿克苏人心底,成为促进阿克苏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盖有军通讯员邓丽娟
   阿克苏的“绿色行动”
   12月12日,阿克苏市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市民王丽站在市中心大十字迎宾大厦的顶楼俯瞰,整座城市就像包裹在一袭雪白的棉被之下,格外靓丽。一整天,王丽手机的微信朋友圈里,关于这场大雪的照片几乎被刷爆了屏。
  “我们阿克苏现在越来越像内地城市了,降水天气一年比一年多了。”王丽说。
   王丽是阿克苏市土生土长的80后,说起过去阿克苏的气候环境,她感慨颇多:“小时候,过夏天还很惬意,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可是一年中这样的天气不多。沙尘暴一来,遮天蔽日,小沙粒打在脸上就像针扎一样……”
  事实确实如此。
   阿克苏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上世纪80年代,因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每年沙尘天气超过100天,季风时节,狂风挟带着黄沙铺天盖地,阿克苏人民饱受风沙之苦。
   在人与恶劣自然环境的对峙中,阿克苏人经过艰难的抉择和反思,最终走上了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道路。
   提起生态建设,阿克苏人都知道柯柯牙绿化工程,因为这是一座阿克苏生态建设的丰碑。
   柯柯牙,维吾尔语意为“青色的荒沟”,它曾是阿克苏市和温宿县城区东北部的一片荒原,其间沟壑纵深,地势高低起伏,土质贫瘠,植被稀疏。过去每到季风季节,沙尘蔽天,成为当地风沙危害主源地。
   1986年,阿克苏地区启动建设柯柯牙绿化工程。30年间,全地区先后组织近210万人次,进行了33次艰苦卓绝的绿化造林大会战,累计造林20.8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337万株,形成了一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柯柯牙恶劣的自然环境。
   “我们可以丈量出柯柯牙林区的面积,但无法丈量阿克苏人对它的深情。因为,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之本。”在柯柯牙绿化工程纪念馆,前来参观的人们都会听到解说员的这番话语,并被深深打动,因为,它是阿克苏人的心声。
   柯柯牙绿化工程只是阿克苏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
   几十年来,阿克苏地区人工造林面积达522万亩,森林总面积达124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3.35%,增加到2014年的6.1%,几乎翻了一倍。由此,阿克苏市也荣获了国家园林绿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阿克苏的“绿色行动”还在继续,并且,规模越来越大。
   今年11月9日,阿克苏河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这是一个规模更为浩大、影响深远的生态建设工程。
   阿克苏河是哺育阿克苏各族人民的母亲河。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恶劣,阿克苏河已成为南疆洪水暴发频次最高的河流,每年发生洪水5次以上,给沿河两岸各族群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同时,洪水频发,也造成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建设总长度80多公里,总面积约55万亩,建设时间5年——这是阿克苏河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当中最直观的3个数字。
   按照规划,阿克苏河生态建设工程以位于314国道阿克苏市境内的西大桥为中心,向阿克苏河上下游东西两岸延伸,工程建设区域包括阿克苏市、温宿县、乌什县和兵团第一师,工程将历时5年完工。阿克苏河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大型综合性生态建设工程,包含防洪堤防、交通路网、林地水利灌溉、荒地造林、退耕还林、林果业提质增效、水土保持、山洪灾害预防、胡杨林湿地公园、沿河景观及旅游功能区等多项建设工程,以及沿河砂石料厂和小企业搬迁安置工程。
   阿克苏地委书记窦万贵说,实施阿克苏河生态建设工程,最终要让阿克苏河两岸绿起来、美起来,使之成为水清、路畅、岸绿、景美的生态建设示范区。
   “我们将在沙漠边缘构筑起新的‘绿色长城’,再造一座生态建设的丰碑。”窦万贵表示。
  荒漠也能带来“绿色红利”
   此时,在李权臣的核桃园里,一株株挺拔的核桃树正在静静地休养生息。
   这是一块面积为66亩的核桃园。在李权臣的眼里,这些核桃树就是他家的“摇钱树”。
   今年41岁的李权臣是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果林村的村民。2002年,他响应地区和县上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号召,在戈壁荒滩上种下了这66亩核桃林。7年后,核桃树开始挂果,最近这几年,核桃树相继进入盛果期,每年能给李权臣一家带来30余万元的收入。
   李权臣说,村上从2000年开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规模发展特色林果业,全村8300多亩耕地,大部分种上了优质核桃。这些年,特色林果业给村民们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去年,村里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2.6万余元。
   “种核桃树既提高了收入,又绿化了家园,一举两得。”李权臣告诉记者。
   荒漠能产生效益,生态建设也能带来“绿色红利”。
   10多年前,阿克苏地区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发展特色林果业成为了当时的首选。这既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须,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全地区结合防沙治沙规划,把特色经济林建设纳入全地区绿化规划。由此,在十多年时间里,阿克苏大地上平添了数百万亩特色经济林。它们既是当地农民的“摇钱树”,也是抵御风沙、改善生态的“绿色长城”。
  温宿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环境脆弱。
   过去,温宿县以农牧业生产为主,近些年来,随着全县特色经济林规模的不断扩大,以核桃、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也为温宿县赢得了“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今年,全县特色林果业面积已经超过120万亩,其中,优质核桃面积就有70万亩。今年,预计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将突破万元大关。
   阿克苏地区林业局局长张兵介绍,从2005年起的5年时间里,全地区特色林果业规模迅速扩张,面积从2004年的139万亩迅速扩张到2010年的452万亩,初步形成了以阿克苏市、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温宿县、阿瓦提县为重点的200万亩红枣基地,以温宿县、阿克苏市、拜城县、乌什县为主的140万亩核桃基地,以库车县、温宿县和阿克苏市红旗坡农场、实验林场为主的城郊采摘、观光、休闲、旅游、园艺基地的区域布局。
   经过10多年的不断发展,到今年,阿克苏全地区特色林果面积已经达到450多万亩,果品总产195.5万吨,总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现在,阿克苏地区已成为新疆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优质果品基地,在号称“瓜果之乡”新疆的特色林果业版图上,阿克苏地区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中国核桃之乡”“中国红富士之乡”和“中国白杏之乡”等称号接踵而来,当地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长。今年,全地区农民来自林果业的纯收入超过4100元。
   绿色发展必将带来丰厚的绿色“红利”。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或许我们还能看到,这数百万亩特色经济林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正在不断修复着阿克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而这正是阿克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从“见缝插楼”到“见缝插绿”
  今年的第一场大雪之后,阿克苏市的天气也变得冷了起来。
  可尽管如此,63岁的阿克苏市民阎秀芬老人还是一大早就到家门口附近的小广场去锻炼身体。这个小广场位于阿克苏市新华东路和栏杆路的路口,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地段,阿克苏市今年新打造了一处街头绿地广场。
   “以前这一片都是临街商铺,几年前被纳入了拆迁范围。我们都猜可能要盖高楼建商场了。没想到却在这里建了绿地小广场,我们打心底里高兴。”阎秀芬老人笑着说。
  阿克苏市建设局负责人介绍,这处绿地小广场占地4439平方米。原本,这一片土地已规划为商业综合区。今年,阿克苏地委、行署领导在征求群众意见并多次调研后,决定将其改为绿化用地,为周边群众打造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为此,地、市财政不惜花费6000多万元资金对该处土地进行回购拆迁,并进行绿化建设。今年11月,经过2个多月的建设,最终这里建成了一处集健身广场、园林游步道、特色景观灯柱、景观喷泉、各类景观树、休憩座椅等为一体的街头绿地广场。
   在阿克苏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今年阿克苏市不断完善城区绿化建设,累计投入1.58亿元,新建了街头绿地11处,新增绿化面积530亩。这一处处街头绿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因地制宜,结合周边环境设计,运用常规乔灌木构成园林景观并配以凉亭、休闲座椅以及健身器材等,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娱乐的去处。
   为了让百姓享受到更多的生态建设福利,今年11月初,阿克苏地区启动了阿克苏河生态建设项目。这是继柯柯牙绿化工程后,又一项规模更大的、旨在改善阿克苏市、温宿县、乌什县和兵团第一师生态环境,把阿克苏市建设成宜居宜业、生态休闲中心城市的重大建设工程。
   “我相信,等到这一工程完成后,阿克苏市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景会更美、人居环境会更好。”阿克苏市阿克苏河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执行办副主任姚强说。
   如今的阿克苏地区正步履铿锵地行进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随着阿克苏市建成了多浪河景观带、阿瓦提县建成了刀郎河景观带、拜城县建成了卡普斯浪河景观带……一个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正逐渐成形。
   从“见缝插楼”到“见缝插绿”,不仅是阿克苏市城市建设思路的转变,更体现了阿克苏地委、行署坚持以民为本执政理念,落实绿色发展的务实之举。
   绿色发展,环保先行
   “今年冬天,阿克苏的天空真‘晴朗’,点赞!”这是阿克苏市民张瑞芳在自己手机微信里写的一句话。她说,以前阿克苏市的冬天可不是这样,每到傍晚天空就像扣上了一个黑锅盖,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烟味。因为担心烟尘飘进家里,人们整个冬天都不敢开窗。而现在,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了。
   “在集中供暖以前,市民过冬取暖都是单位自己烧锅炉。一个家属院建一个锅炉房,一个单位立一根烟囱,小区中烟囱林立,城市上空烟雾弥漫。”阿克苏市住建局副局长宁东介绍,过去阿克苏市冬季供暖,一直存在城区热源小、散、乱,供热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环境质量差等问题。
  2014年,阿克苏地委、行署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供暖问题入手,依托徐矿热电联产项目,组建成立阿克苏市阳光热力股份公司,计划总投资6.21亿元,全面启动阿克苏市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到今年入冬前,阿克苏市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已累计投资4.55亿元,安装热力主管网2×39公里,新建中继泵站1座、换热站51座,关停燃煤锅炉45台,实现新增供热能力4500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达到38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对城区一部分过去没有接入集中供热的小区和居民点,现在全部接入供热管道。
   仅今年冬天,阿克苏市可节约煤炭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20吨,减少烟尘排放730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150吨,过去因城市供暖造成的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性改善。
   “实施集中供暖后最大的变化是,市民的屋里暖了,城市的天空蓝了。”宁东说。
   阿克苏地区的绿色发展不光体现在城市建设中,这种“绿色”的理念也正体现在产业发展上。今年3月底,作为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重点配套基础设施,投资30.93亿元的浙能新疆阿克苏热电厂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装机规模为2×35万千瓦。重要的是,该机组同步安装了静电除尘、脱硫、脱硝装置和烟气在线实时监测装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
   “今年年底,柯坪县光伏产业园累计总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力争到2020年,发展成为南疆电网的支撑电源。”说起柯坪县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柯坪县商信委副主任伊兴兵信心十足。
   2012年4月25日,柯坪县光伏发电产业园奠基,同时,率先入园的新疆嘉盛阳光2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以此为起点,近3年来,柯坪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截至目前,光伏产业园区已建成220千伏升压站一座,引进光伏项目7个,装机规模达到30万千瓦,成为南疆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产业园。按照规划,5年后柯坪县将建成装机规模150万千瓦的光伏产业园。
   阿克苏地区属于太阳能光热资源富集地区,太阳能辐射量仅次于青藏高原,位列全国第二。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阿克苏地区在柯坪县、乌什县和阿瓦提县重点布局,积极吸引疆内外光伏和光热领域的龙头企业向该区域集聚,力争尽快建起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