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 图片信息 >>
  • 编号:95486
    图片尺寸:3040X2544
    大小:11020KB/77140KB
    作者:邹懿
    分类:新闻图片->住房·城乡建设
    关键字:新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 新疆伊犁钢铁厂 伊犁河湿地 生态 环保 医疗卫生事业 伊犁河谷 伊犁河大桥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察布查尔县 渔业 道路交通 农村公路 农村道路 医疗卫生事业 图书出版 群众文化 果子沟大桥 交通运输 伊犁河流域 伊犁河 城市交通 城市建设 城镇建设 城镇化建设
    图片ID号:1293091886
    图组ID号:22003
王民斌:我记录的伊宁市的变化
(6/34)
2015年06月05日 19:16:30
上一张  
下一张
 
图片说明:
  上世纪90年代鸟瞰伊宁市。王民斌 摄
组图说明:
  见证者王民斌
   1953年,我随父母由乌鲁木齐迁来伊宁市,转眼已经62年过去,已经是地地道道的伊犁人了。我用自己的眼睛和镜头,记录了伊犁河谷这60年的变化,感慨这几十年来伊犁的进步和发展。
   由于父亲有相机,上世纪60年代我就开始了自由摄影,拍了很多伊宁市的中式、俄式老建筑,拍了许多属于那个时代的黄黑蓝服饰、拍了很多当年的样板戏、忠字舞图片,是那个时代伊犁为数不多的时代记录者。
   上世纪70年代我一边在伊宁市第九中学工作,一边坚持我的纪实摄影,总是喜欢骑着自行车行穿行在伊宁市及周边县乡,记录下伊犁的建设和发展,到伊犁河谷其他县乡走亲访友,我也会坚持用相机记录一下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记得1980年,我刚从伊宁市九中调到伊犁师范学院担任专职摄影工作,我更加努力地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伊犁这几十年的变化,最近翻出这些黑白老照片,当时拍照的情景又渐渐浮现在眼前。
   我家当时在伊宁市西公园(现人民公园)内,在九中工作时,每天向东骑行,调到师范学院后则改为朝西而行,出了西公园大门往左就是阿合买提江街,这条街是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虽说宽敞,但路面中间只铺了一层碎砂石,人行道上则是沙土,走在这条街上,真能体验晴天全身土、刮风一脸沙,下雨满身泥。
   记得有一次为了躲避风沙和豆大的雨点,疾行左转撞到了毛驴车,人没受伤,车子被撞的严重变形,只好锁在路边,等下了班再到路边的修车摊修,当时花了3块钱;那张80年代初解放路的图片就是那天下班回家去修车的路上拍的。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和几个摄影友人一起组织“胡拍沙龙”、开“摄影家图片社”、游览伊犁河谷的山山水水,记录伊犁各地群众生活的变迁——如察布查尔县的水稻收割机、昭苏县的飞机喷洒农药等;公共设施的提升——如伊宁市的公交车从只有一路到4条线路、到如今遍布河谷四通八达的公路和交通车;自然环境的改变——如对天山西部林业局从伐木到护林职能转变的记录、伊犁河流域大片的湿地被保护起来。见证变化的同时,我不停的地给有图片需要的核心期刊和报纸投稿,在收到稿费的同时,也宣传了伊犁;我还参加国内外的各种摄影比赛,有时候还能出疆、出国去给大家讲伊犁、讲拍摄的经过,我认为现在伊犁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伊犁摄影人的努力宣传有很大关系。
   2000年以来,摄影艺术进入了数码时代,成了一种全民的娱乐方式,为了突围、为了有深度,我又有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为很多活动、单位、集体和个人拍摄电子影集,并制作画册,这期间我就发现,人们的生活水平真的是提高了,一个大家族为父母庆祝寿辰、为子女举办婚礼、为孩子办满月,都可以在酒店办的很体面;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也不会吝惜,能到大山深处豪饮高歌,并且都是自驾,日子过的很风光;单位的活动更是多种多样。
   21世纪第二个十年,进入花甲之年的自己也逐渐认识到历史照片的重要性,我用我这么多年积累的老照片,提供给各类表现伊犁历史文化变迁的画册、出版物,让年轻人了解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我依然坚持参加各种摄影比赛,在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人与湿地摄影大赛上都有获奖,继续为宣传和推介伊犁做自己的贡献。
上一张 下一张